其余朝臣也是如此,反倒是徐太傅溫聲勸慰幾句“陛下是壽康宮親子,太后娘娘豈會害他不過是消息不通,一番慈母之心遭了蒙蔽而已。且老臣聽聞太后娘娘臥病已久,頭腦混沌一些也是有的。”
正在此時,外邊又有人來傳話,道是奉莊靜郡主命,送了幾個形跡可疑之人前來。
皇帝接過宮人遞上來的那份文書,展開一看,心頭便是一抖娘啊,我的親娘,你能不能不給兒子添亂
他咬著牙將那份文書傳了下去。
幾位重臣砍罷,也是眉頭緊鎖。
吳大學士撫著胡須,為難道“太后娘娘誤會的有些深了。”
入宮之后一直保持緘默的杜太尉卻忽的開口“難道太后娘娘只差了這兩撥人往宮外送信嗎”
眾人皆覺悚然一驚。
是啊,攔下的只有兩份,沒攔下的呢
還有,太后只給承恩公府送了勤王詔書嗎
此時陛下昏迷未醒,這東西若是落到了宗室和藩王手里,為禍大矣
徐太傅當機立斷“解鈴還須系鈴人,皇后娘娘即刻同老臣一道往壽康宮求見太后娘娘,務必要同她老人家解釋清楚此事才好,請她老人家出面穩住承恩公府和宗室,待陛下醒來,當前困局即可迎刃而解”
皇帝自無不應。
杜太尉與禁軍統領巡檢宮防,幾位大學士在宣室殿協同理政,徐太傅則同皇帝一道緊急奔赴壽康宮,這是再恰當不過的安排了。
令禁軍統領制約杜太尉,幾位大學士互相監督,而徐太傅作為當年力保當今登基之人,最能取信于太后本人。
太后強撐著寫了三份勤王詔令,手便抖得握不住筆了,心腹有意規勸,卻也知此事事關重大,太后決計不會輕放,只得靜待守在一側,任由熱淚侵襲眼眶。
寫最后幾個字的時候,太后只覺手臂哆嗦,兩股無力,好像就連眼珠都在眼眶里邊打顫。
手下猛地一歪,染臟了半截衣袖,她甚至沒有氣力言語,便如同一輪燃燒到盡頭的太陽一般,頹然倒在了床榻上
心腹嬤嬤哭著叫了聲“太后娘娘”,卻還是先把那份詔書小心收起,吩咐人謹慎送出,最后才來到床頭,顫抖著手喂她喝藥。
太后這時候已經喝不下去東西了。
她的喘氣聲又慢又長,像是一只破敗的舊風箱,死亡的陰影已經籠罩到頭頂。
她大睜著眼睛,飽含擔憂,滿心不安的盯著頭頂織金錯銀的華美帳子。
呼哈呼哈
太后艱難的喘息著,大抵死前走馬燈是真的,她眼前依稀浮現出那些幾乎被她遺忘的過往。
那驕奢富貴的少女時代,她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入宮之后便是皇后,占盡風華,再之后,她生下了國朝第一對龍鳳胎
那是何等的榮耀啊,先帝甚至為此專門拜謁太廟,大赦天下。
只是她很快就跌了跟頭皇子夭折了
她抱著那個小小的襁褓,不住地親吻孩子發青冰冷的臉,幾乎要把眼睛哭瞎,兒啊,你跟娘的緣分怎的如此之淺
她看著旁邊酣睡正佳的公主,她臉頰肉呼呼的,是健康的紅潤,她心里忍不住想,倘若沒的是你,留下的是皇子,那該有多好
這念頭一浮現出來,她自己也嚇了一跳,公主也是她親生的骨肉啊
只是不知怎的,這個想法卻像是樹木的陰影一樣,在心底揮之不去,她不受控制的開始厭惡這個女兒,也因為近鄉情怯,見到她就會想起她同胞所出的兄長,在很長的一段時間里,都不再關注這個孩子。
她的冷漠伴隨著保母們對公主的忽視,那個小小的生命迅速枯萎下去,險些同她的兄長一樣喪命,先帝與她爆發出一場激烈的爭吵,然后將公主交由慧妃照看。
那時候她真是恨得咬碎了牙她是皇后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