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四章
顧兆接到來信,知道周周不日就要到了,然后調了個班其實不調也成,他現在是首輔,摸摸魚翹個班也沒人管他。
不過顧首輔還是調了。
算著時間今日到的。
前一日顧兆就回府住了,這日起了個大早洗漱后,換了新衣,沒穿官服,這衣裳太熱人了,里外好幾層,胸前袖口還都有繡花,這樣更厚重。
夏日時,顧兆有一瞬間想琢磨改良工作服的念頭,但一看滿朝站著的老臣子,不用提,他要是動這個念頭得被罵死了,怕是幾位老臣還要一頭撞太極殿的柱子上。
為了衣裳清涼惹這么一通不劃算。顧兆便作罷。
就是要改,那也不是現下,時機到了不會有多少口舌阻攔的。
既是不去宮里當差上班,顧兆自然是選的輕便為主。十月初,京里還是秋老虎有幾分熱的,顧大人翻箱倒柜找出了件粉色的新衣,發髻用玉簪別著,一上馬,風姿綽約十分嘚瑟的揚著馬繩。
馬兒滴滴答答幾步,后頭守衛跟上,往京城大門去了。
顧大人身材修長,有一米八六,如今靴子底兒厚,足有四五厘米對了,大歷官員的鞋子底厚度也能看出官位高低來的。
哪怕是常服,普通官員也不能越了規矩。
像正一品的閣老顧首輔,如今靴子底能用六厘米厚,不過顧兆不愛穿這么厚的增高鞋,嫌太高了,搞得他跟巨人一樣,就只做了四厘米厚度,總體來說是兼顧舒適和他的官位。
略低調內斂,又不能太平易近人。
顧大人也是要官威的。
就說此時,顧兆帶著倆親衛,騎馬穿過太平正街,因為街上人多,沒打馬跑起來,就溜溜達達的過去,反正他起得早來得及。
最早時說過,四品以上官員府邸大門才能對著太平正街方向開,其他的沒資格。顧兆如今從正街過,就路過其他府邸的大門,恰逢府邸女眷出行,府里家丁清路。
顧兆便被擋了會,不過他也不急,讓人家女眷先行。
只是等了沒幾分鐘,那府邸的管家急急忙忙上前了,行禮下跪。顧兆一看知道這是認出他了,先叫了不用多禮。
“小的謝顧大人了。”管家躬著腰,三言兩句把他家老夫人要去外頭上香的事說了,末了說“老夫人責怪了我們,不敢耽誤大人要事,請大人先行。”
這府邸就是吏部尚書家的。
吏部尚書是老油子,既不是首輔黨也不是保守黨,兩處不沾,如今近六十了,他家老母還在世,可見也是孝順的。顧兆聽聞,便說“我見見你家老夫人,親自道聲謝。”
管家恭敬引了路,到了馬車旁。
顧兆打馬到了馬車旁,下了馬,說“顧某問老夫人安好,謝了老夫人讓路了。”
窗簾掀開,露出一白發老太太,頭戴抹額,笑的慈祥端莊,人看著十分精神,口言“顧大人客氣了。”
“那顧某先行了。”顧兆點點頭,便上馬走了。
其實顧兆官大,過不過來說這一句都成,要是這車廂里坐的是吏部尚書夫人,顧兆肯定不過來,但是老娘,那就說一句一條大路都遇到了。
人家還給他們讓路。
雖說這路封的也是他家,不過一沾上讓字,總是人家占著理,加上還是一位老太太。
顧兆不知,他這剛走遠沒多久。
吏部尚書他母親馬車車廂里,響著聲,也是再聊他。
“我瞧著剛那顧首輔進退有禮,不像是個漿糊人,怎么讓彰之到我跟前都唉聲嘆氣的。”老夫人同身邊老仆說。
兒子最是孝順,一月好幾日都會來她院子陪她用飯,甚少說起朝廷上的公事,她一個老太太也聽不懂,這幾個月,兒子過來吃飯喝茶,也不提公事,只是知子莫若母,兒子愁了她怎么能看不出來
她問起來,就說新閣老辦差略有不合心,也不再多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