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見云和李霖也不好再拖,怕對義父阿爹不利
說義父以權謀私,將孟見云執意留在京中,居心叵測等等。
孟見云便先提回去,李霖同兒子元寶也說明白了,再不走那就不是愛護小叔叔爺爺,而是要害了爺爺的。
拖無可拖,元寶也認了,只是走時依依不舍,紅了眼眶抱著小叔叔嚎啕大哭,說“小叔叔我一定會回來找你玩的。”
“好,元寶乖乖。”黎照曦也舍不得小侄子,說“等你長到十五六歲應當能自己回京了吧到時候帶上人”
這話旁邊顧閣老聽著耳熟,像極了當年他給黎照曦畫大餅。
你要是長到七八歲了你就能同你阿爹走商。
一家人送小孟一家出京,各自惜別,元寶說“小叔叔等我,我十五歲時一定回來。”
“好。”
“你讓思源哥哥也等我。”
“好知道了,你要叫思源叔叔的。”
“還有小黑叔叔。”
“好。”
元寶數著人,最后人都點到了,馬車與送別的影子也越拉越遠了。
秋闈過后一個月。
寧平府縣來了信,皆是喜報。
王元、顧晨、黎健安皆是中了舉人,其中王元名次最前,而黎康冬、顧陽則是春時中了秀才。信中所言,族學中還有兩村、其他村的孩子考上童生、秀才都有,得了好名次后,附近十里八鄉的村民皆是對黎家感激不盡。
也是到了年末時,昭州千里迢迢送來了信。
黎照曦接到的,一看當即拿著信到了正院找阿爹,說“阿爹,慶恩郎溪還有十七幾個都考上舉人了,他們已經動身來京里了,還有安安,安安考中了秀才”
“阿爹,你看。”
黎周周看著信件,見福寶臉上都是替小伙伴高興慶賀的喜色,并無其他,只是他當阿爹的難受,看了信,說“他們真是厲害。”
“可不是嘛,說好五年之約,多了一年,我不跟他們生氣。”黎照曦笑瞇瞇說“誰讓我是他們老大呢。”
“阿爹,等他們到了,住我院子可以嗎”
“可以。”黎周周答應的干脆。
光武七年春,各地方舉子進京,今年這屆比往屆趕路要順當快許多。
“從家里出來,到了府縣大路一下子快了不少。”
“家中人送我,聽我說過水泥路還不信,這次是信了,說路好,就沒見過這樣的路。”
“誰不是呢。”
“這水泥路又叫昭州路,聽說是昭州傳過來的,要是再配上昭州輪胎,那才好走。”
“劉兄你這是只聽了一半,聽說在昭州當地人將有輪胎的車廂稱為高升廂,誰家有孩子定要坐一坐,以求未來科舉官運亨通,就是因為這輪胎是顧閣老琢磨出來的。”
“還有這水泥路也喚平步路,也是此理。”
這般說著,有人便玩笑說“那要走一走了。”
“不急,到了京中在下馬車走一走這平步路。”不求同顧閣老一般,只求一路高升能進翰林,而后再進內閣,做了閣老的下屬。
有人聽聞此,便感嘆“肥田法、平步路、震天炸、高升輪胎,件件都是顧閣老琢磨出來的,有言說圣上乃真龍天子,而顧閣老便是能臣賢臣,派來輔佐真龍的,以助大歷開辟盛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