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法子,最后村長趕牛車送到鎮上,讓兩人自己租車回府縣。村長送完人,又買了些東西才回村。黎二就在村口守著,一瞅見村長回來了,車板空空,心里說不上來滋味。
最后只能一聲算了,早分家,早該看清了。
爹娘就是只在意黎三。
“勞累叔伯了。”黎二給村長道謝拱手。
村長“以后好生過日子,光宗我瞧著是個好的孝順的,不過你們也別太縱著,我話說的難聽,你爹娘雖然偏疼你弟弟一些,可到底是你爹娘,你們夫妻當著光宗面那么說,小心以后光宗也這么對你們,凡事不說不偏不倚,起碼不能太過了。”
“瞅瞅你和黎三,再瞅瞅黎大和黎三。”
“杏哥兒嫁出去了就不說,以后要是再有了,可不能歪著學壞了,不說一碗水端平,當爹娘的難免是有些私心,但不能學著像對黎大那樣,不成樣子。”
黎二點頭應是,這些話真聽進肚子里了,以前不覺得有啥,現在想想前晚他聽到娘還有八十八兩都氣成啥樣了,那大哥聽了心里能不恨
恨啊,哪能不恨。
黎大這幾日不怎么開口說話,吃了飯就去山里砍柴割豬草去了,早上走,帶著干糧,晚上天黑了再回來。
直到黎家老兩口走了,黎大這才不往山里跑了。
村里人瞧在眼底,家里孩子多的,兄弟幾個的,當爹娘的心里都反省是不是以前對誰苛刻偏著太多了拿黎家老兩口當反面例子。
就是杏哥兒有一天高興來黎家串門,跟黎周周說“也不知道我阿娘咋回事,去鎮上回來給我帶了支銀簪子,好不好看”
簪子是個簡單桃花瓣的樣子。
“好看。”黎周周夸贊。
杏哥兒高興遞過去讓黎周周試試,黎周周擺手說太貴重他就不試了。杏哥兒笑著說“不是全銀子的,包了一層,不過我自我嫁出去后,阿娘還沒給我買過貴重的首飾,我瞧著蠻好看的。”
手上也是喜歡,摸了又摸。
黎周周眼底帶著幾分羨慕,倒不是羨慕杏哥兒有銀簪子戴,而是羨慕杏哥兒阿娘還在世。
村里最近氣氛好,因為有黎家老兩口做反面案例,家家戶戶父慈子孝和睦融融,婆媳、妯娌之間連點矛頭都沒有。在黎家老兩口走了沒三天,村口又來人了。
小田放了學才從東坪村回來,瞧見村口有騎騾子的大人,穿著衣裳和村里人不一樣,也面生,便退到一旁,讓騎騾子的先過。
“小娃,你們村長在哪住著”官差在馬背上問。
小田指著路,“村長家在里頭。”
官差便兩腿一夾馬身,喊了聲駕往里頭去了。王阿叔聽到外頭聲響出來就看到騎馬的影子,護著小田問咋回事,小田說有人問他村長家在哪,他指了路。
王阿叔不知道啥事,連著先帶兒子回去,關緊了院門。
馬蹄聲噠噠噠響,路過之處有人瞧見了,有人聽見看動靜。
“咋回事是騎騾子外人”
“什么騾子,我瞧著像是騎馬的。”
“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