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貿易部分包括外交禮儀、貿易、聯絡翻譯、道教與佛教的傳播等。
后勤保障部分包括財務管理、后勤供應、起草文書、醫務人員等;
軍事護航部分負責航行安全和軍事行動。
編制之完善和嚴密差不多到達了現代水準,令王景弘嘆為觀止以聯合艦隊的實力,在鐵甲船出現前絕對是無敵的存在,只要愿意,滅國滅族都是分分鐘的事,關鍵是大明帝國內部不要亂,否則自己作死也就怨不得誰不是。
這時候的大明帝國國力冠絕全世界,不管是文化方面還是科技方面,對其他國家都是碾壓之勢,比之鷹醬在二十世紀九十年代還牛,橫的不要不要的,因此在與鄭和討論的目標里,沒有科技樹這一項,一致認為順其自然就很好。
這次下西洋的另一個亮瞎鈦合金狗眼的是船舶種類齊全數量巨大。
整個聯合艦隊擁有200多艘各類船舶,其中大船“寶船”62艘,其他為中型戰船和不同功能的船舶,種類之多非親臨其境難以想象,包括有寶船、馬船、戰船、座船戰座船、糧船、水船等。
寶船帥船,取寶之船,長148米,寬61米,共有四層,船上九桅可掛十二張帆,錨重幾千斤,要動用二三百人才能啟航,與現代的中小型航空母艦比也不遑多讓,其中一部分寶船上面養豬、養雞、養鴨、養鵝以及種植蔬菜,蛋白質、脂肪、維生素完全做到了自給,先進程度無法想象;
馬船長91米,寬35米,共有三層,是一種快速的綜合補給船,搭載中層官員、軍需品、各國朝貢的動物,同時具備作戰能力;
戰船長51米,寬21米,兩層,護航用,噸位小,機動靈活,配有火器和戰斗員,保障整
個船隊航行安全;
座船長111米,寬45米,共有三層,用于船隊防海盜襲擊和執行兩棲作戰任務,并對登陸部隊火力支援;
糧船長111米,寬45米,三層,是裝載糧食和副食品的專用船;
水船長111米,寬45米,三層,是儲存運載淡水的專用船,在當時世界的航海,除了大明帝國,沒有那個國家配置了專用的水船,這是一個不得了的成就,證明當時大明帝國的造船技術和航海能力遠遠將全世界拋在后面,恐怕連背頂都看不到。
不單是艦隊規模和造船技術,武器裝備、通信技術,繪制航海圖技術,導航技術和裝備,醫療技術也遠遠走在了世界的前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