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謝道友相助。”風有余微不可察的嘆了口氣,又對著姚情行了個大禮,“謝道友助我走上劍道之路,也謝道友庇佑我門下弟子。”
姚情忍不住多看了風有余幾眼。
她印象里,風有余還是少年時候和她分開時候的樣子。之后,為了風有余的安全,也為了她自己的修行,她直至飛升都沒有再和風有余見過面。
臨近飛升之時,她不是沒有想過再去見風有余一面,可她也隱隱感覺到,那個時候自己若是見了,或許飛升之后就沒有辦法再見了。
他們母子一個是無情道修士,一個是殺戮劍道修士,注定沒有太深的母子緣分。
飛升之后,也不過就一面之緣。
如今風有余將要和刑天君了斷因果,同樣也會斬斷俗世因果,以后專心大道修行,就和她一樣記。因此,她在這個時候出來再見風有余一面,便是最好的時機了。
“道友不必客氣。”姚情不由的多說了兩句,“我立志修行無情道,但我需要一抹情意引我入道。我見過有同道中人將一抹情意立于男女之愛,要么沉湎其中,歷經情劫身死道消,要么肝腸寸斷,難以修行。有人將情意立于君子之交,但大道獨行,親友斷絕,今日友人明日敵人也比比皆是。同樣,立于親情之上的修士,也有可能會妻離子散家破人亡。我原想要將情意立于恩情之上,但你的出現,讓我有了新的想法。”
風有余的父親是一個普通又不普通的凡人。
他最大的優點就是真誠而熱烈,擁有一個赤子之心,是一個難得一見的深情人。這樣的人,在凡間是很難活得下去,就算活下來了也常常會被人辜負,往往沒有什么好下場。而姚情化凡之時,也本該和這樣的人沒有交集,只是她修行無情道,那些和她因果相連的人,都不是她心中之人,并不能真正磨煉她的道心。這樣的人,無疑和姚情的人生是相反的。
她下意識的和這樣的人呆在了一起,度過了一世。
凡間的丈夫知道她終其一生都沒有真正的愛過他。他知道姚情不愛任何人,她所有的感情就只有這么一些,能夠白頭到老也算是很好了。只是即使如此,這個凡人臨死之時也希望自己和姚情的感情到此為止,一世緣分也已經足夠。
在他死后,姚情才恢復記憶。而恢復記憶之后,她才發現自己體內居然早早就已經孕育了一個孩子,只是這個孩子一直都沒有機會在凡人姚情的肚子里出生。姚情留下了這個孩子,之后在孩子長大的數年里,發現他如同他的父親一樣,是一個真誠熱烈的人,生在歡喜宗,卻愛上了劍道。或許是感念凡間丈夫的情誼,又或者是她十分期待這個孩子的未來,她將這一抹情意引出親情,從而參透無情道真理,這才真正的化凡成功,直指飛升。
“化凡之法,聽聞乃是第一位合道成功的道祖所創。”姚情看向風有余和易余弦,繼續說道,“凡人身上有愛憎別離,也有悲歡離合。人性復雜爭斗,不亞于大道之爭,但同樣人性之中亦有神性。我由此得道,才明白無情道并非真正無情。”
風有余還是第一次聽見姚情說起他的父親。
這是姚情在為他斬斷凡間因果。
易余弦跟著聽完,倒是明白為何姚情會生下風有余了。
對于她而言,雖然她的無情道并沒有立于男女情愛之上,但她的的確確是被人真誠熱烈的愛過,她是能夠感覺到這一份愛意的,因此她才會生下風有余來。
而風有余,也繼承了這一點最讓人動容的個性。
這也是讓易余弦最喜歡的一點。
小一不管如何,他從來不會掩飾自己的想法。他想要易余弦努力練劍就不會用那些彎彎繞繞,他想要做一個好師父,就會努力真誠的去對待自己的每一個徒弟,哪怕他的徒弟們一開始對他其實都是抱有懷疑的,但也會在他的真誠之中逐漸放下心防。記
哪怕后來遭遇大難,弟子死絕,小一也沒有丟掉他性格之中最為寶貴的部分,吃足了苦頭都沒有改變。
“你我緣分,清淺緣淺,也只能到此為止了。貧道在此,提前祝賀道友修道有成,得證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