娛樂明星一旦立人設之后,就應該始終保持人設的狀態,不要做違背人設的事情,不然讓粉絲覺得有欺騙感的時候很容易出現反噬。
每個人都有一張人格面具,這是社交的需要,這一面符合大眾的審美,能夠得到社會的認可。但是回到了自己真實的生活中,這層面具就不需要了,否則一直戴個面具,那得活得多累。
所謂的人設就是這個東西。無論是暖男、天才、學霸、段子手、有趣等等,都是為了迎合粉絲的需要,或者本來就是被粉絲捧上神壇的。
但是人格卻不同,人格是比較穩定的心理特征,江山易改,本性難移就是這個道理。如果一個人按照真實的自己來活,可能會受到一部分人的喜歡,但大概率是不會有很多粉絲的。
人們有了越來越多的空閑時間。他們因為某個作品愛上了某個角色,又因為某個角色愛上了某個明星,但空閑時間的增多使得他們不再滿足于有限作品,希望有更多的故事能看。而明星經紀人們則抓住了觀眾們的心理,讓媒體披露明星日常生活中的細節,以此滿足觀眾看更多故事的需求。然而,普通的日常生活并不具有太多賣點,所以很多明星選擇或展現或放大自己獨特的、優秀的品質,以此成為粉絲口中津津樂道的故事。
經紀人們發現,其實粉絲很大程度上是把明星當成自己的偶像,粉絲的夢想難以實現,但偶像可以幫助他們實現。這些難以實現的夢想最常見的就是:事業成功,家庭和睦以及一段從一而終的感情。于是,明星的人設開始變成和個人成長,情感,家庭有關。努力、孝心和專情,成為了最能得到共鳴的三大人設。
千萬別小瞧這種文化。
你是個普通學生,窮人出身,見不到多少世面,但是也也有自己的夢想啊,這個時候,一個被幾百個最損最壞的人,針對你的類型推出的偶像,他或者她,美麗又帥氣,還多才多藝,會做初中算術題啦,會打籃球啦什么的。
那么,這個偶像就是你的一切,你的支持者了。
你可以為了花光所有的錢,并且去怒罵你的偶像的競爭對手。
甚至做出最離譜的事情,為了偶像去撕逼挑戰官媒,都是輕輕松松的事情。
當然了,偶爾幾個粉絲想出名,弄死偶像也不是沒有啊。
王劍當然也要防備,有粉絲想弄死他的。
不過,在煩惱這個之前,首先你得有個粉絲。
當然了,王劍明白,粉絲是一柄雙刃劍啊。
紅起來,肯定有人注意,跟著覺得不錯,如果推廣開來,粉絲不少,那就必須管理起來。
粉絲集體捐錢給明星沖榜單、沖銷量,這在任何世界的娛樂圈并不鮮見。原因在于,粉絲總是寄希望于自己的偶像處處第一,自然就不會放過任何一個能夠證明這種第一的機會,于是各類榜單、銷售業績應運而生。某種意義上來說,粉絲也是被裹挾在這種流量經濟中的一員。
新世界不刷榜的,也就是那位強大至極不需要刷榜的龍亦菲了吧。
人在成長的過程中,會逐漸意識到生命有盡頭,自己很渺小。因此,想要賦予有限的生命一些意義,想要獨立,想要自由,想要成為獨一無二的自己。但在這個追尋的過程中,會迷茫,會孤獨。這就是年輕人需要偶像的理由。偶像很重要,她要給予粉絲快樂、力量、感動,讓他們在野蠻生長中,不偏離方向;在迷茫時,不忘本心。
對粉絲們來說,這是刻骨銘心的。
粉絲的最大問題是一群無組織的毛孩子。
基本上都是學生,做完作業都已經被放風了。
在軍事上,有組織的百人精銳可以追著十倍幾十倍的老百姓殺過去,甚至逼迫他們挖坑,最后互相活埋了。
這是因為,當你身處一個缺乏組織化的群體的時候,面對突如其來的十倍的外地,并非是百人追殺千人,而是這百人中,有那么一瞬間,是有十個人在管理你的。
這怎么打?
同樣的道理啊。
為了控制粉絲,職業粉絲成為了追星圈一個重要的職業。
這幫職業粉絲,也就是俗稱的托兒,負責帶動其他粉絲的情緒,具體是怎么實施的呢?
先用一些比較近距離的照片,參加線下活動的照片,確定自己的大粉地位,再有了一定的腿毛之后,開始為各種事情集資,打歌,生日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