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自己掏很多錢,逼小粉絲也掏錢,之后,鄉紳的錢,如數奉還,百姓的錢,三七分賬。
這是一個很簡單卻很實用的產業鏈。
為什么?你如果不掏錢,他們就開始說你,白嫖,不喜歡就滾,經過一次又一次這樣的反復,最終剩下的只有狂熱的nc粉,這就是基礎的洗腦。
然后這幫狂熱的粉絲,由于投入了太多,就如同舔狗一樣,沒有辦法放棄,想看到自己的愛豆有個好的結果,于是越陷越深……但事實上,能有一個好的結果的愛豆,鳳毛麟角,大家賺的無非就是粉絲那點錢罷了。
可別小看這點錢,一個學生說自己要買教科書,家長還不老老實實的給,被騙是很正常的。
追星主力是有錢(父母給的零花錢)有閑的學生青年群體。
現在父母每個月給孩子的零花錢,每個月拿出一筆給粉絲會還是可以接受的,這幫孩子自己都省吃儉用摳摳搜搜的,還把大頭上交給粉絲會,他們以為這樣能讓偶像更好,殊不知他們的錢不一定到得了實處。
如果粉偶像讓你生活都難受,你還能堅持下去?
別說,真的能。
粉絲心中有一桿秤。
大概是這樣:我受苦了——但是數據上去了——他會更多人知道,變得更好——相當于我的愿望在他身上實現了。
年輕人大多是獨生子女。社會鼓吹個性論在他們身上得到了很大體現。但是很快,人只要長大一點就會發現:原來我啊,很普通,和別人沒什么兩樣。
或許沒有意識到的心態之下,粉明星成為了很多孩子的精神支柱,一是心愿投射在偶像身上得以實現,二是在粉圈內閉環境下,得到了心靈的歸屬。和大家一起為了一個目標共同努力,經歷過的人都知道,那種沉浸感非常吸引人。
其實道理都差不多。
在老早的時代,那些帥氣的小生在臺上唱戲,下面就由富婆在你不斷往上扔金戒指,只為了小生看自己一眼。
足球場踢比賽,兩邊而來的球迷一樣多,比賽開始后兩邊互相罵對方巴拉巴拉,分貝一兩百,球迷罵的火熱,場上踢得精彩,對球迷來說,比賽結果只有三種,要么打贏要么打平要么打輸。
140分鐘過后,雙方球迷各回各家,各找各媽,贏的興高采烈,輸得垂頭喪氣。
球迷互罵對方的最好效果是,如果能激得對方球員跳出來朝你扔鞋,就可以讓他停賽。
出了球場之后,全國人民沒有人知道你們罵了什么?
頂多有些路人知道那兩方不文明的球迷又開始罵娘了。
其他的球迷群體,還會關心一下這場比賽的輸贏。飯圈撕逼和球迷在球場上對罵沒有任何區別,也沒有任何影響力,除非球迷群體在球場上喊謝亞龍下臺。而比賽的輸贏才是關鍵。
所謂粉絲作怪,偶像背鍋,一位的發展數量,不注重質量,最后被反噬是非常正常的。
宣傳還算順利。
王劍的高考成績是實打實的,學校也是頂尖。
那么刷學霸人設也是很簡單的。
事實上,之前就已經有人關注了王劍。
但是,讓他皺眉的是,基本上都是高中生來要學習資料的,還有的直接開價個人輔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