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世界上的戰略“高手”多如牛毛,但實際上懂得人不多。
說戰略勝利取決于戰術勝利的這種意見是錯誤的,因為這種意見沒有看見戰爭勝敗的主要和首先的問題。是對于全局和階段關照得好或不好,如果全局和各階段的關照有了重要的缺點或錯誤,那個戰爭一定是要失敗的。
戰略思維是總覽全局的思維,具體表現在思維的整體性和全面性上。通俗易懂得講就是一個具有戰略思維的人必須具備這樣的能力或者傾向此能力:知道重心在哪里,樞紐在何方,知道自己什么時候可以輸、可以敗,什么時候不能輸、不能敗。知道什么時候可以放松,打個小盹,什么時候必須全力以赴全神貫注。總之,盜用毛大大的話就是一個原則:注意那些有關全局的重要環節關節樞紐。
戰略思維就是在全局、長期的時間、比較宏大角度的來思考把握前進的方向。
不要只是低頭做事,緊盯著近前的目標或樂趣,而忘記了遠處最終的目的。
打天下,不僅戰術上的強大,戰略思維把握大的方向更加重要。其實對于我們的人生,戰略思維也同樣非常重要。
什么是戰略思維?有許多學術上的定義,如戰略思維,是運用系統理論、科學的軍事戰略思想及其他理論的觀念與方法,對戰略問題及重大現實問題的思考活動。以及這種宏觀思考活動中遵循的思維規律、運用的思維方式和思維方法等。簡單地講,戰略思維就是思考戰略問題,從戰略上思考問題。是一種高層次人宏觀思維活動。
怎樣培養戰略思維能力?首先是要豐富知識。沒有豐富的知識就難以進行戰略思維。戰略家不一定是各方面的專家,但一定是常識淵博的雜家;其次是要有豐富的實踐。經驗非常重要,同時,也要經常從宏觀層次上思考戰略問題和重大現實問題;三是要優化戰略思維品質。除了要有一般的思維品質,如思維的創造性、思維的批判性、思維的邏輯性與新奇性等之外,戰略思維品質還要求要有較高的政治素質、權為民所用利為民所謀、進不求名退不避罪、洞察力、預見力等等。總之,要理論、經驗、實踐和思維素質等各方面結合。
舉幾個例子,街邊小販被城管抓住,有些沖動的小販拿出水果刀就想硬來,聽起來大氣,但事實是這就是沒有戰略思維。但有些小販卻笑臉相迎,好話說盡,爭取最大利益,他強我弱,裝可憐示弱博同情只是戰術,對,這看起來很慫很不像樣,但這就是戰略思維,因為他們減少了損失,也為下一次保存了機會。戰略思維是在明明損失的情況下也要保證最大利益。
街邊的站街女,夜場的公主,賺錢不少,但富卻不長久,這也是因為她們沒有戰略思維,才會導致這樣的結果。因為她們不懂得資本轉換,用身體賺了錢,卻沒用錢提升自己。現在的女人們擇偶時要求什么什么物質,理由是為自己和孩子的將來,聽起來很有遠見,像是戰略思維,但事實是這只是個戰術。
“戰略”是一個問題解決者,在對“問題所處的系統”進行分析、洞察以后,根據系統當時的情勢、問題的態勢,以及自身資源的狀況,對“如何解決問題”提出的最為適切、最為有效的“想法”。通俗的說就是:用“上帝視角”看問題。這種“想法”的最初形式是一種用概念表述的“原則”。
在明確了“原則”以后,會根據這個“原則”轉化成階段性的“方法”。在進一步明確了各個階段性的“方法”以后,再根據解決問題的輕重、先后,就能形成總體性的“執行計劃”,而這個“執行計劃”還包含著在執行過程中的計劃控制、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