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夫人聽了賈母這話,哪還不懂她的意思,要說她也舍不得把自己如珠似玉的女兒送到那不得見人的地方去,但是那地方雖然張著大口等著吃人,架不住那張嘴的嘴唇是金,牙齒是玉,被吞下去固然是死,幸免于難卻是一步登天,成為這世上最尊貴的人之一。
她心頭一熱,笑道“那是老太太教養的好,日后還要多靠老太太提攜才是。”
賈母一聽,知道她也打起送元春入宮的算盤了,心想老二媳婦雖然人呆了點兒,木了點兒,不似老大媳婦嘴乖可人,總算大事上不糊涂,便頷首笑道“她這樣的小姑娘不比我這老婆子,平日里總該有個女伴來往才好。可惜元丫頭也沒個親姐姐,之丫頭年紀又太小,怕與她說不到一起去。
我瞧著甄家三丫頭比元丫頭大幾歲,如今是有大造化的,也該讓元丫頭學學她的派頭,日后出門也不讓人小瞧。咱們兩家也是老親,你從前沒和甄二太太見過面,這次她住在咱們家,你便多和她親近親近。”
王夫人自然應好,又問道“媳婦兒聽說甄家二太太家里是經商的”
賈母道“她家是做絲綢生意的。甄家老二娘胎里帶著不足,一直病怏怏的,甄家請遍名醫給他看,沒一個能保證他活過十七歲,甄家就給他找了現在這二太太沖喜。我記得這二太太還是妾室所出,顏色倒好,嫁入甄家后,甄家老二身體倒是越來越好,還不顧家里反對,跟著岳家搬去了揚州住。兩人搬到揚州,沒兩年就生了琳哥兒,又過了幾年生了個姐兒,在甄家排行第三,就是這要過來的甄家三丫頭了。”
王夫人道“她的身份倒是低了,怎么甄家選三姑娘不選四姑娘四姑娘不是和甄妃娘娘一母同胞嗎”
賈母揀了塊山藥棗泥糕送入口中,吃完,擦擦手,想著得把這宮中各人的關系給王夫人捋清楚了,便說道“這四丫頭我原來見過一面,還是甄妃娘娘進宮的時候,跟著家人一起上京來送娘娘入宮時見到的。甄妃娘娘雖然是個出色的,但是四丫頭卻姿色平平,她姐姐尚且不敵淑妃娘娘,她若進宮
,又哪能籠絡住皇上。
那三丫頭能憑一幅畫將皇上迷的丟了魂,自然是個絕色,只怕比甄妃娘娘還強,起碼要給個婕妤不止。甄妃娘娘當年憑著女官的身份進宮,蹉跎多年,還是借著純妃娘娘給的春風才得寵被封為才人,現在被純妃娘娘帶著和柳貴妃交好,卻得罪了皇后娘娘。
柳貴妃自己沒兒子,皇上就把當年還是趙美人的麗妃娘娘的兒子九皇子給了她,九皇子也爭氣,比他幾個兄弟都強,可惜就前兩個月,人突然就沒了。
他過世不久,先前在宮里最得寵的麗妃娘娘就沒了,柳貴妃也因為什么事挨了懲罰,現在被禁足在漪蘭殿里。不過陛下既然肯遮掩,那錯誤應該不大。我看甄妃娘娘怕是也被殃及了,才找家里商量,想出這個法子來,若是她妹妹能掙來恩寵,她也能好過些。”
王夫人心想老太太整日足不出戶,哪來這么多宮中的消息。照朝廷規矩,外臣是不能私下打探宮中消息的,何況也沒見著賈母和人打聽這些事。
站在她身旁服侍的茉莉卻尋思著“珍珠姐姐中午說過老太太派賴家媳婦去了趟史家,史家大太太的姑媽不就在宮里做太妃么,想來是從她口中得知的。”
先皇在世時,史家大太太呂氏的姑媽就不得寵,也沒親生子女。其他有兒子的太妃都照著舊例被兒子接到王府上頤養天年,呂家老姑奶奶則待在宮里,和好幾個沒兒子的太妃同吃同住,一起在太后面前奉承,實在是不打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