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母和賈元春正說著話,尤氏便帶著金三姐過來請安,說了一陣閑話,就說起金三姐和王憐花的淵源,又笑道“這世上的事情,果然無巧不成書。若不是三姐跟我說,我哪會想到三姐和花兄弟還有這樣的淵源。”
尤氏是賈珍的續弦,嫁進寧國府沒有幾年,對從前的事情不甚了解,賈母就不一樣了,她聽到柴玉關這個名字,覺得有些耳熟,想了一想,便想起從前皇上身邊又個得力助手,這個得力助手就叫柴玉關。
他本來是個無惡不作的魔頭,后來在江湖上結了太多仇家,于是假裝詐死,換了名字,到皇上身邊做事,王云夢冒充甄三姑娘進京,仿佛和他也有關系,后來他詐死的事情敗露,仇家找上門來,只好逃去西域,當初揭穿他的身份,帶著仇家上門找他的人,就是賈珂。
賈母正在發愁他們如何和賈珂重歸于好,見王憐花的父親是和賈珂有仇的柴玉關,雖然不知王憐花對柴玉關是什么態度,但看金三姐跟著王憐花回到京城,金三姐卻只能去住客棧,投奔尤氏這個姨母的繼女,便知王憐花對金三姐是什么態度,如何愿意湊這熱鬧。
其實即使王憐花的父親不是柴玉關,賈母也沒興趣幫金三姐找王憐花負責,這金三姐不過是王憐花的父親的小妾,如今王憐花的父親已經死了,金三姐又沒有孩子,就該把她打發出去,難道還能把她當成母親一樣孝順,若是王憐花真的把金三姐接回家里,那才是滑天下之大稽了。
賈母心想“珍兒媳婦畢竟是小家小戶出身,不知這內宅中的規矩。”說道“這確實挺巧的。”
尤氏見賈母興致不高,笑道“我們老爺就想,既然有這等淵源,不如讓珂兄弟和花兄弟來家里認認親戚。往后三姐在我們府上住,珂兄弟和花兄弟有時間就去我們府上走動走動,免得大家總是不走動,十幾年的情誼,最后反而生分了。”
賈母雖然也想找個理由把賈珂和王憐花叫過來,大家其樂融融地吃一頓飯,把賈政說的那些話忘了,就還是一家人了,但想了一想,覺得不能用金三姐當理由。
一來賈政那一番話本就得罪了賈珂,自己什么表示都沒有,只是叫賈珂和王憐花回家,他們極有可能找個理由推脫不來,二來賈珂和王憐花顯然是不打算理會金三姐的,聽說自己用金三姐叫他們過來,即使原本可能會來,只怕也不會來了。
賈母說道“三姐既是你的表妹,叫他們來家里見上一見,本是應該,只是珂哥兒身上受了傷,如今正在家里休養,我也不能現在叫他出門,還是過些時候,他身上的傷好些了,再說這些事吧。”
尤氏見賈母只說金三姐是自己的表妹,不提金三姐和王憐花的關系,知道賈母是不愿摻合他們柴家的事。她當然更加不愿摻合這些事情,說道“珂兄弟好好的,怎么受傷了傷勢嚴重嗎可請大夫了他們剛從外面回來,家里的傷藥和補品不知還有多少,我一會兒就叫蓉哥兒給他們送點傷藥補品過去。”
賈母嘆道“我一大早就進宮謝恩了,一直沒有見到他,哪里會知他是怎么受的傷,請沒請大夫。他這孩子一向要強,遇到什么事都悶在心里,不說出來,生怕別人為他擔心。若不是他讓管家過來,說是他身上受傷不輕,現在不便出門,沒法親自過來請安,我現在還被他蒙在鼓里,不知他受了傷呢。你們過來的時候,我正和大姑娘說,讓她領著她那幾個妹妹去珂哥兒府上看他,本來都該走了,寶玉又鬧著要去,我讓他回屋換了身衣服,所以才耽擱到現在。”
金三姐笑道“姐姐,既然老太太要家里大姑娘帶著妹妹去姑爺家里探望,咱倆也跟著一起去吧。反正姑爺受傷,我總得過去看看,咱們都是親戚,又都要去探望姑爺,也不用分開走,倒顯得不像是一家人了。”
尤氏道“大姑娘是珂兄弟的姐姐,寶玉和幾個妹妹都是珂兄弟的妹妹,他們兄弟姐妹湊在一起說話,你去湊什么熱鬧你若要去探望珂兄弟,等我有空了,便帶你去找珂兄弟。”然后向賈母道“既然府上有事,我先帶著三姐走了。改日再帶三姐過來請安。”
尤氏既無娘家撐腰,又沒有親生孩子,寧榮二府向來看人下菜碟,尤氏雖然是寧國府的當家太太,但沒少被人明著暗著使絆子,日子過得如履薄冰,生怕自己做錯了事,說錯了話,以致別人瞧不起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