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的課要求嚴格但并不苛刻,只要不偷懶就很容易掌握,兩個月后,她把學習進度最快的學員挑出來加快進度成立甲班。
白雀他們也是同樣把武學天分最好的挑出來加課,第一批學員不需要成為全能精英,他們只要成為術業有專攻的基石就好。
半年后時知成立了實驗室小組,有幾個學員已經能和阿勤她們一樣對自然生物有了出不認識,時知培養青霉菌時他們已經可以幫忙洗試管和培養皿了,同時也對“微生物世界”有了大體的概念理解。
春去秋來,時光流逝。
十三歲的時知已經開始抽條有了少女的輪廓,這三年時知除了夏天麥收和過年在清河各住一個月,其余時間大多在基地授課。
如今第一批學員已經將基礎課程都學完了,時知和白雀剛根據他們每個人的特點完成了“分部”。
武學天分和偵查天分最好的,以后會繼續由白雀和他手下教學訓練,然后再就是數學、醫藥、生物、物化基礎、天文地理這些科目按照成績給他們規劃未來的安排。
時知在這三年除了授課外,就是在空間里繼續編寫中級知識教材,這一部短時間內很難上完,所以她寫完了后只選了十幾個天分最好的學員繼續上課。
她不可能一直待在貓耳山,那么他要培養一批授課老師,包括阿勤她們在內的十幾個學員就是以后的教師苗子。
最讓時知驚喜的是靈猴和飛鷂,這兩個人對時知的授課內容非常癡迷,每次時知上課他倆就在旁邊旁聽,這三年來除了把基礎知識學完了中級教材也已經在時知的指導下學了大半。
成年人的理解能力的確要比孩子好,雖然孩子的潛力更大,但靈猴和飛鷂的專注力和自制力本來就是成年人里百里挑一的,所以在學習上簡直一日千里。
時知之后結束授課,新來的一批學員的基礎知識授課工作就交給這兩人了,等阿勤他們“出師”會接替兩人的工作。
“女郎,生物班甲等的六個學員已經順利送去清河家主身邊了,家主有信交給您。”白雀這次親自送的人,這幾人是女郎特意培養出來幫著家主培育新“福種”的。
育種科研工作需要接班人,崔教授的學識也需要傳承下去,以后每批學院都會挑選有天分的送去跟著崔教授學習。
時知打開爺爺的來信,看過后笑道“如今才四月,就已經念叨著讓我回去幫著收麥了。”
白雀也笑了,這幾年他似乎也越來越像個“人”了,恭敬道“家主是想您了。”
“我離開后,實驗室的青菌要讓醫藥班的學生繼續學習培養方法。”
時知終于把土法制取青霉素的方法做到了,雖然只有春秋季節的溫度能成功,提取率也非常低,可到底是成功了。
粗制顯微鏡是把鏡子做出來后才成功做成的,時知光是讓工匠打磨鏡片就等了一年,現代顯微鏡懂原理其實不難制作,但在這里簡直要把時知弄自閉了,不過還好成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