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三年她已經成功提取了幾十克青霉素,當然這是用空間里的分離器幫的忙,但土法提取她也成功了,雖說效率低的嚇人可終究是成功了,這方法是為學生們以后學習制藥準備的。
如今他們已經學會用顯微鏡觀察微生物和培養微菌了,青霉菌培養起來難度有些大,但有幾個學生已經漸漸學會了,基地里的青霉菌就是拿給他們練手的。
等中級教材學完了,時知就打算把土法提取教給他們,當然了等這批學員能成功獨立提取青霉素的時間可能還很漫長,但總算是有希望了。
跟時知一起離開的人除了阿勤她們六個,還有兩個女學員和六個男學員,用時知的話說以后都是“科研型”的好苗子。
四月的貓耳山不冷不熱是最舒服的時候,時知溜達著在山谷里轉悠,身邊除了白雀并沒帶其他人。
如今山谷的土地全都開墾出來種上了莊稼、蔬菜、果樹,春末時分看上去郁郁蔥蔥充滿了生機。
“這些匠人真不打算出谷了”
觀察了三四年后,時知終于沒那么警惕山谷里的那批匠人了,但他們似乎真的把這里當成了家,看把這片山谷打理的這么好就知道了。
白雀點頭“經歷過那么多,在這里安逸平穩的生活已經是他們從未想到過的好日子了,他們的家人也再不可尋,外面并沒有什么值得記掛的。”
這幾年西南又起戰亂,北邊邊境也不太平,百姓的日子曾來就沒好過過,在這山谷里做做農活兒就可以自給自足,而且每年家主府都會送來補給吃穿不愁,這是外面多少人想不到的好日子。
時知想了想,點頭道“的確,這個世道對普通百姓來說,外面的確也沒什么好的。”
這兩年來投奔崔氏名下的農人越來越多了,哪怕失去良民身份他們也不想被越來越繁重的賦稅徭役逼死。
崔氏這幾年“仁厚”的名聲越來越大,在家主府的影響下,崔氏大祖房把地租都定成了五取二。
四成的租子在時知看來其實很高了,可對于其他收到六成乃至七成的世家豪族來說,這已經是“仁厚”了,起碼種崔氏的地年景好時還能吃飽甚至有幾個余錢。
可隨著戰事吃緊,越來越多的兵役、徭役、賦稅,那些租地的百姓負擔越來越大,最后為了擺脫兵役和賦稅很多人都主動投入世家或者豪族門下做浮戶或者直接賣身為奴。
這其實不見得就是條好的出路,世家豪族并不是慈善家,他們可能比朝廷更會壓榨這些窮苦人身上最后的價值。
世道不好,哪里又能真正讓百姓得到“庇護”
崔氏不止是有崔教授和時知,還有別的族人,他們也許會因為家主府定下的規矩不敢“草菅人命”,租子定的沒那么過分讓人餓不死而已,可依舊不會真的是把那些人當人看的“好去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