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倆人嫁的人選,時知沒聽他們家里的意見也沒有替她們做主,而是讓這倆人自己看中點頭后再讓阮媽媽幫著掌眼看過后定的。
倆人從時知來這個世界第一天起就一直全心全意照顧她,多年情誼用要讓她們的婚姻稱心如意才好。
阿茄選了崔守安的小兒子,倆人算是知根知底一起長大的,阿茄從小就立志做阮媽媽這樣的管事娘子,所以這很符合她的志向,等成了親阿茄就要做家主府管事娘子的差事了,阮媽媽也有意培養她給時知當內宅里的眼睛和耳朵。
阿葫則選了自己的遠房表兄,表兄家是崔氏門下的商戶,雖然是商戶但也是良籍,前幾年見過她后就上了心,阿葫見過兩次表兄看他談吐有物,人也踏實就答應了。
時知給阿葫放了身契,并告訴她以后有困難或者受氣了盡管來找她做主。
阿葫聽了這話抿嘴笑了,她是女郎的貼身女使,世家內宅中饋她學了那么多,她表兄家的長輩就是看中這個才想聘她當主母的。
世家的奴婢有時候比良家女郎更搶手,她跟在女郎身邊學了那么多,要是這還不能把日子過好那也太對不起女郎和阮媽媽多年的悉心栽培教導了。
阿葫選她表兄除了表兄自身的條件符她的標準合外,還有重要的一點,表兄被崔守安看中開始接觸一部分江南的買賣,在江南利用外地商人身份給家主府打掩護。
阿葫一家都是崔氏家仆,女郎對她和阿茄更是恩重如山,阿茄留在府里了,她想得當一雙眼睛幫女郎看著外面。
女郎要做的事她雖然不是全部都清楚,可江南的買賣她和阿茄早就知道了,她們女郎是要做大事的人,那些細枝末節就交給她們這些人幫著完成好了。
時知給了兩人五十兩金子和兩套頭面當嫁妝,并且告訴小一些的阿秋阿蕓她們好好當差,以后一等女使嫁人都是按阿茄她們的這樣份例來的。
盡管時知一再強調“輕車簡行”,可阮媽媽的隨行名單里光貼身女侍這一欄,除了阿蕓幾個提了一等女使的,還安排了二等女使八個三等女使十二個,要不是時知說需要給阿勤她們八個女學員留出位置,恐怕家主府的女使都恨不得讓時知帶去。
內宅負責抬轎、巡夜的健壯仆婦帶了三十人,針線、廚灶上伺候的人也跟著各八人,另外負責跑腿送信在外院當差的男仆三十人,護院兵勇三百人。
阿茄和丈夫崔春仁作為得力的管事和管事娘子也必須都要跟著的,他們夫妻負責一路上的人事安排。
時知看著這個名單覺得頭疼,她終于明白為什么那么多人“仇富”了,出一次門就這么折騰,然而阮媽媽卻說這已經很是“輕裝簡行”了。
然而這還不算,在看到阮媽媽和阿茄共同擬定的物品清單后,時知真的要不好了,她打賭這些東西,兩條貨船是放不下的。
“咱們這是出門還是搬家”時知腦門真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