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郎莫要怕麻煩,這些東西都是用慣的,要是去了江南有短缺了再買那未必能尋到合心意的,外人看了還以為咱們崔氏敗落了呢。”對于世家這些講究阮媽媽清楚的很,哪怕知道小主子是個省事兒的,她也不想讓外人小看了主子。
和阿茄對完了名單后,阮媽媽又囑咐崔大去把給各家的禮品再多備一些,大家族事兒多,人情往來幾乎每天都有,提前備上省得到時候有短缺。
阮媽媽又讓阿云她們把新做的首飾衣服清點仔細“女郎這次去幾個月,那必然是要參加宴會的,女君到時候肯定也要給您安排,但咱們自己也得準備,總不能被王家小瞧了。”
時知平日里不愛做太多打扮,衣服首飾都是能簡單就簡單,這樣方便她做實驗,那會兒年紀小阮媽媽也隨她了。
可這次不一樣了,這次的“裝備”是從年前府上就開始準備了,各種珍貴的布料和刺繡都出現在了她的新衣服中,首飾盒更是放了幾箱子,阮媽媽給采辦上交代的原則就是,別怕花錢,家主府就這一個寶貝,別人有的女郎要有別人沒有的女郎也要有。
四月末,一行人浩浩蕩蕩的離開東武城前往百里外的碼頭坐船,然后南下渡過揚子江,他們這次人多東西也多,時間也不趕,到了碼頭后在附近投宿修整一夜才上船出發。
第二天上午,一幾百行人加三十幾輛馬車的行李一起登船裝貨完畢后,掛著清河崔氏標志的帆船隊緩緩使出碼頭。
時知他們乘坐的這種帆船是前朝出現的,后經過改良經常用在水路上的船只,一開始整體設計分三層,甲板下層可當貨倉上兩層可住人。
后面經過本朝改良后,吃水更深一些,長三十米,寬十米,高六米,這是大良最先進的水路交通工具之一。
它可以在大型河流水路上使用,也可以在近海航道使用,只要不出遠洋它的承載和速度都是目前最先進的。
當然了比起遠洋的海船動則上百米長,寬幾十米,需要的水手幾百號才能驅動的大船,那它沒有可比性,可大良的河流上用不了這那規模的船,吃水深度就完全沒辦法行駛,所以中型船只是使用最普遍的。
時知他們的船隊一半是租賃來的,這個世界漕運碼頭有很多這樣的船只可以租賃,南北貨運客運用船也是主要交通方式。
崔氏之前的買賣和來往大多在北方,只有十幾條貨船用來南北運輸貨物,這次他們人多所以需要的客船也多,除了時知乘坐的船只是崔氏特意為主子出行準備的,其余客船都是租賃的。
出了清河郡再往南就是余河郡,這里水系更加龐雜,往東再行駛幾百里就能出海了。
沿岸的風景秀麗,時知讓人開了窗子,她每天上午都要給學員講課一個半個時辰,半個時辰一門課,中間累了就看看沿途風景當休息大腦了。
開窗時她會認真對著沿途的風景和人物仔細觀察,越往南景色越繁華,江南安逸富庶并不是一句玩笑,她想要看看這個世界的江南有沒有和她記憶里的有相似之處。
也許是有的,但那也是和前世千年前的江南相似了,無論是口音還是習俗怕都很難找到記憶里的影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