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了半天話后崔教授和時知才分別開始新一輪的應酬了,崔教授跟著崔家一眾男丁去了前院,時知則跟著外祖母又見了一堆舅母、表嫂還有表姐妹。
一直應酬到用了晚膳才跟著柳氏一起回了三房的后院兒,崔教授被安排住在盧家待客的別院,時知卻不跟著住,她被安排在了盧家三房也就是她親外祖的這里。
過幾日小盧氏也要回來,柳氏想讓女兒和外孫女住一起,她明白女兒心里的苦,這會見了外孫女歡喜得很,哪里肯放人。
“那院子是你母親出嫁前住的,我兒子生了一堆,女兒卻只她一個,院子一直留著給她回來住幾天,可惜這些年她一次也不肯回來。”柳氏想起女兒心里也不好受,當初那么逼她,到底是讓四娘心里存了怨。
時知大概也知道小盧氏和娘家的心結,她只當做什么都不知,笑著道“過幾日母親到了,咱們就團圓了。”
柳氏笑道“是啊,你娘回來見到你只定高興,這些日子你先跟著幾個表姐妹一起玩兒,家里忙著老祖宗的壽辰,里里外外難免有顧不到的,有事就和你舅母說,她如今管著咱們這一房的中饋。”
又說了一會兒話,時知才從柳氏的正房去了她居住的院子,地方不算特別大,但勝在精致雅致,盧家子孫繁茂,小盧氏出嫁多年娘家還能留下這樣一處院子,可見她在父母這里受寵的程度,當年她敢和公公鬧成那樣想來也是父母給的底氣,可就算這樣還是各種身不由己。
應酬了一天,時知感覺臉都僵了,洗漱完了后散著頭發讓阿蕎給她通頭放松神經,今天見了幾十口親戚,給她的感覺就是盧家是真能生啊,盧家老祖宗生了五個兒子,兒子又給她生了五十多個孫子、孫女。
時知的外祖父是盧家老祖宗長子的第三子,他這一支如今是盧家小三房,因為父親和長兄都是家主,他這一支還住在家主府,盧家在范陽城占了兩條街,家主府這一條街左右都是盧家嫡脈分出去的。
“咱們這里的人都警醒些別亂走,這幾日盧家客人多,別沖撞了。”時知并不想在盧家惹上什么麻煩,王家的事她都有陰影了,王家在江南是分宅聚居,可盧家一看就是一大家子住一起,麻煩肯定更多。
盧家的女郎和時知平輩的有很多,小三房四個舅舅家就一堆姐姐妹妹,時知這幾日除了請安就都待在院子里,盧家女郎每天都會過來一批,直到小盧氏到來后這種生活模式才停止。
小盧氏回娘家只自己回來的,十六郎和十九郎沒跟著,王釗是官身更不可能離開江南,她這次回娘家除了為了老祖宗壽辰,主要的目的是擔心時知的婚事,聽到時知也要來范陽后她的心就沒放下過。
回來后小盧氏對待父母兄弟的態度都是淡淡的客氣,看著柳氏泛紅的眼眶,時知感覺到氣氛的尷尬,但她和這里的人也不熟,所以就努力裝個吉祥物。
小盧氏回娘家的氣場全開,姑奶奶的排場講得很足,時知雖然不知道小盧氏這口氣是為了啥,但她很識時務的沒多問。
然后時知又開始了另一種模式,每天跟著小盧氏去見各種舅母、姨母,時知感覺自己這段時間把她一年的笑容都用完了。
小盧氏的心思很好猜,她不可能和崔教授一樣知道時知壓根沒有成婚的心思,她這次就是怕有什么不靠譜的人惦記女兒,她是想著與其被動被人算計,還不如主動找個好的。
女兒硬件軟件都拿得出手,就是男方要上門兒這點兒難一些,可也不是大問題,誰讓清河家大業大呢,按照她的心思找個頂級世家的旁支嫡子或者二流世家的嫡子都行,但脾氣要溫和好說話的,這樣女兒的日子才能順心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