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不缺糧,但它缺能護住糧食的武力,冀州大戰,崔氏的神兵利器名動天下,一千船匠換崔氏替他們打五千兵器這筆買賣在亂世不虧
云豹軍的統帥曹曲在接到崔氏送來的信件后第一反應就覺得怕不是有詐
雖說慕容猞那老東西說崔家人還行,但他是信不過那些狗屁世家的德性,這會子崔氏竟然說要和他換糧,這怕不是有什么陰謀。
曹曲領兵打仗在行,跟這些世家斗心眼兒他卻犯怵,要是以前他都不帶打理崔家的,可現在他卻不能不搭理,他這里還能抗幾天,他老兄弟那里卻是真的斷糧了,不管崔氏打得什么算盤他都要找范七增商量商量。
范七增接到曹曲的信后立即就讓人帶去了回信,不管崔氏要做什么先答應他們,把糧食換到手再說,此刻他真的是彈盡糧絕,他的將士已經有一部分連野菜都吃不上了。
崔氏海船運回桐州的糧食,一早就是給西關軍準備的,時知算著時間,緊趕慢趕這批糧食總算是在規定的時間內平安回來了。
時知深知自己蝴蝶掉了太多了劇情,這一次西關軍大概不能像原著一樣拖到有救援的時候,劇情崩的太多,她就得補上這一塊兒。
不然一旦西關軍因為補給跟不上,失守潰敗,鄭氏和長安再打得昏頭都不肯出力救援,那整個北方就會再次淪為人間地獄,這罪孽可就大了。
況且如今放眼整個天下,能有心且有力給西關軍支援的也只有她了,但這糧食怎么給也是學問,又不能直咧咧白送,不說這容易讓別人以為她是冤大頭,疑心重的還以為她想圖謀什么呢。
做好事遭懷疑,談交易就可信得多了,可西關窮得很,找個交易借口都難。
它和靖州、嘉州還不同,因為戰事最吃緊,全年無休備戰打仗,朝廷還是記得送去補給的,所以連個手藝技能都沒儲備過。
最后時知扒拉來扒拉去,決定跟朔州、隴州交易煤炭,朔州、隴州多煤礦,因為窮苦又荒涼少植被,所以取暖多用這種低價量多的黑炭。
在崔氏火炕沒普及之前這些的確是大良開采煤炭最多的地方。
崔氏最近打鐵越來越多,煤炭需求量也越來越大,跟他們換些煤炭囤著不是壞事,就是這運輸有些麻煩。
時知讓人往朔州送信的同時也跟慕容氏通了氣,桐州想借道并州,跟西關軍在朔州和并州的接壤地帶做交易。
崔氏的信是在糧食剛到時就送出去了,但西關軍那邊還沒回信桐州就把糧食裝好運到了桐州與并州接壤的地方。
慕容老將軍接到信兒后一邊兒罵娘一邊下令讓并州的人給放行。
自己罵不算還拉著幾個部下一起罵,同是邊境駐軍,為啥不管到誰那里,那西關軍就是親生的,他們卻總像是撿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