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割據總有要融合的時候,時知其實如今也不知道未來會向什么方向發展,所以她需要想到各種結果的應對措施。
局勢瞬息萬變,只能不斷增強實力,方能在對決時有參與權。
正當時知投入到新的事業計劃中時,清河來了幾個不速之客。
“女郎,西關來人了。”
時知聽了后有些詫異,然后就緊張起來“西關出事了”
西關其實最近還算太平,舍貢南境軍大敗后這兩年一直沒緩過氣來,隴州和朔州最近總算能喘口氣。
西關軍這次派人來其實是向崔氏打聽種子的事,“神農六號”小麥外面都在傳它畝產四五百斤,隴州和朔州土地、降水雖然都不及桐州,但大家都覺得有這種子怎么也能比原來多產些吧
這個問題其實崔教授之前想過,但西關除了土壤和降水的問題,更重要的是它的氣溫并不適合“神農六號”。
這種小麥種子的優點是耐旱、抗病蟲害,可它生長期要比普通小麥長一點,西關的冬天溫度太低時間過長并不適合種植冬小麥,甚至春小麥也不太適合大規模種植。
時知在和崔教授討論后決定還是把一部分春小麥種子給西關軍,然后就是給他們推薦了一種耐寒耐旱的燕麥種子。
西關軍一開始沒太聽明白,但崔教授給他們舉例南北作物不同是因氣候不同導致,桐州與西關雖然都是北方但其實差距還是很大,這樣詳細解釋幾人大概就明白了。
燕麥不止適合當糧食還適合當飼料,在桐州也有人種植,但并沒有被大規模推廣,崔氏種它是用來當部分戰馬精飼料。
崔教授把種植方法和注意問題都詳細寫在冊子上交給幾個他親自帶出的學員。
這新品種種植要是沒有懂行的,想要大規模推廣其實很難,這幾個學員他親自帶了六七年,如今也該嘗試去獨擋一面了。
“我們將軍說了,崔氏的良種不白要,那黑疙瘩這次會親自派人送來。”
西關軍的人從清河帶走了幾十車最好的燕麥和小麥種子,離開前除了留下他們帶來的五匹純種戰馬和一匣子寶石,還說如果耕種順利過段時間會再送來幾百車煤炭,反正充分表示了不白占便宜的思想。
時知聽后頗有些哭笑不得,范七增和曹曲大概是沒法子才想到來清河求助,一邊不放心她一邊又只能選擇她,恐怕這些東西也是他們想了半天辦法才淘換到的。
“讓你們將軍放心,咱們這是錢貨兩訖的買賣,他們不欠清河崔氏人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