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名單上的人大部分都收到一封匿名信,信中內容卻紛紛讓他們變了臉色,有些心理素質差的甚至當場昏了過去。
剩下沒收到信的兩三人,靈猴沒找到他們什么大的把柄,他也不是很在意,女郎說過這世間總有真正的君子,這些人雖然與他們道不同,但仍舊有旁人尊敬的品性。
崔氏的邀請函也同一時間發給了這些人,愿不愿意去,時知給予尊重。
果然有了那封信當開胃菜,有大半人答應去濟陽“欣賞”碑林與孤本,心里覺得反正崔氏又不敢真把他們怎么樣,答應又如何
可這些人不知道的是,他們前腳剛走不久,后腳就有人在當地開始傳頌這些大儒文人被崔氏誠心感動,決心幫助崔氏女郎一起恢曾經的文道盛景。
這些人的弟子一開始自然不信,可他們的老師的確是被崔氏禮遇請去的,臨走時排場還不小,大家心里又開始犯嘀咕,這到底是怎么回事
那些大儒文士此刻還不知道發生了什么,時知說請他們來欣賞碑林和孤本,那就真的是有東西給他們看。
崔氏和盧氏幾百年的珍藏她這次都拿出來了,甚至還從冀州趙氏與王氏那里“借來”許多,這些文人大儒到了知微書院原本還氣鼓鼓的,可如今卻有些傻眼。
“這真的都給我們看”
有幾個人聲音都顫抖了,不管私下做過什么見不得人的事,可能有這身聲名,那也都是有真本事且好學的人。
柳京負責招待這些人,他本身也是大儒名士,自然知道怎么跟他們打交道。
“崔氏既然舍得送來,那自然是可隨便閱覽,這只是一小部分,大部分都放在后面那幾座藏書樓,諸公可隨意翻閱。”
人安頓下來后,柳京就按照時知的囑托安排下面的事,其實他也有些驚訝,崔氏竟然真舍得拿出這些東西。
時知表示當然不是白看,很多收藏的殘碑斷頁都亟待恢復,看了她這里的書和碑文,那自然也得付“酬勞”。
不管是自愿還是被迫來濟陽,不修個三年五載的書那不用想著回去,不過時知同時也拋出了更大的誘餌,這些人如果愿意,走的時候可以自行抄錄自己喜歡的孤本或者碑文帶走。
此話一出,就算是對崔氏恨得咬牙切齒的人,也猶豫了,這可是世家最大的傳承所在,他們汲汲一生所求如今就在眼前,哪里又能真舍得放棄這千載難逢的機會
“修補書籍需要大量時間,我等需要助手。”
有的大儒已經想明白關系厲害,不就是在這里待幾年嗎沒問題,但是他們得把弟子叫過來幫忙,那些書靠他們自己可抄不完帶走,崔氏以為這樣就可以收買他們那可打錯了算盤,等把想要的書籍整理出來,時間一到立馬離開,反正崔氏又不敢關他們一輩子。
這一點時知完全不反對,甚至還貼心的表示崔氏可以幫他們送信,并且護送他們弟子過來,畢竟這會兒路上沒那么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