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眼熱崔氏這會兒的在文道的“人氣”,可荀氏和鄭氏都不會學時知這一套,就算他們能舍得那些收藏,但他們治下那些世家肯定會跳腳,不是誰都敢在這個局勢未明的時候就放棄世家支持的。
崔氏這一系列操作在天下不斷傳播自然也引起廣泛討論,在眾多世家眼中崔氏這種做法,無疑是對世家最深刻的背叛
好多不在崔氏治下的世家找人發表大量攻擊崔氏和時知的詩文,說崔氏這是“蠱惑人心”,甚至“格物學”開始潑臟水,稱此“有違圣賢之道”,是“末學陋識”、“奇淫技巧”。
看到這種情形,鄭氏和荀氏自然是高興的,于是很快在他們的推波助瀾下,攻擊的聲音就越傳越廣。
但話傳到崔氏治下,情形卻和以往不同,這次都不用崔氏自己上陣,因為崔氏政策眾多受益的學子和儒生一個個都站出來反駁對方。
開放珍藏本來就是造福世人,除了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的只要不蠢不瞎都明白的道理,就連那“格物學”教授的也都是惠民的學問,而且它并沒有威脅儒學主流地位和利益,甚至從現階段看它還放低了考試做官的門檻,除了世家不高興,別人可都高興的很。
崔氏治下對那些不和諧的聲音反擊猛烈,尤其是江南反擊得最厲害,他們大多數人和世家打口水戰多年,最知道怎么挑對方的痛腳來罵。
自從那一批最保守的文人離開后,最近崔氏治下的寒門文人氣氛越來越活躍,他們好不容易趕上這樣的機會,怎么可能再讓世家澆滅。
至于崔氏治下那些世家不好意思,不把崔氏那些收藏弄到手之前他們也不會吱聲的,再說了他們敢吱聲嗎
論名望、地位或者武力值,崔氏一根手指頭就能戳死他們,別看鄭氏、荀氏那邊叫得歡,你換個境遇試試,說不定比他們還慫。
口水戰氛圍越來越濃烈,時知看著挺熱鬧,覺得必須得讓大家盡興啊。
淮郡
今日是淮郡各書院的休沐日,哪怕不是家住本地的學子也可以出門上街,只要在明晚前掛鎖之前回去就行。
王十六郎與同窗約好一起去王家看時知送他的生辰禮,幾幅珍貴的前朝名畫讓他愛不釋手和同窗說了有大半個月。
幾人也沒下山后先坐馬車進了城,然后路過最繁華的街道時聽到眾多叫賣聲原本只當平常,可其中一個聲音還是吸引了車內人的注意力。
“啟智月報時事消息、文章點評一份報紙只要五文”這東西讓幾人都起了好奇。
十六郎掀開車簾對下人吩咐道“去看看那是什么,買一份回來。”
很快一份“啟智月報”就出現在了十六郎面前,他和幾個同窗圍在一處研究起來,不久幾人就入了神,原本要看書畫的心思都忘了。
這樣的情形不止出現在十六郎他們幾個身上,今日上街的文人學子幾乎都發生了同樣的狀況。
“報紙”一共四個板塊,分實事、民生、雜談、科普四塊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