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崔、荀兩家的當家人在合力打完鄭氏后就安安靜靜各回各家的行為,很多期盼和平的人感到高興之余又有些擔憂,他們都不訂個新盟約再走的
兩家都選擇性遺忘掉一些事后,雙方地盤兒接壤處的駐兵卻一點也沒遺忘增加防控。
“先生,您說這天下能太平起來嗎”一書院學子們擔憂的向自己書院老師提問。
夫子悵然一嘆“但愿他們都能以萬民為先吧。”
云州
荀延回到離開長安后,先是回蜀州安排一番,然后就直接趕回云州,同時知一樣他也收到很多來信,這讓他更加明白接下來一段時間自己需要謹慎行事。
隨著越來越多呼吁“停戰生息”的聲音傳出,荀延都表現得很低調克制,仿佛是真把那些勸諫聽進去了。
“維持現狀一段時間也好,等把天下人望收攏之后再圖謀別的。”趙五娘這樣勸道,她現在很能和荀延說上一些政事,自從云州動亂穩定后荀延也不反對她接觸這些。
趙五娘其實心里清楚,荀延性子高傲,哪怕知道崔氏實力強悍,他嘴上也不會承認,但他很清楚現在崔荀兩家的形勢是荀氏在下風,冒然動手并不明智,現在呼吁“止戰休戈”的聲音如此強烈未必沒有荀延的推動。
清河
時知從秦州趕回來時已經是夏末,她一路走走停停順便把并州、冀州與湖州巡視一圈兒才回來。
看著越來越多的信件干脆把回信的活兒交給了崔炯,她已經決定要和阿照接觸觀察一下他的潛質,但孩子不到三歲又有些怕生,每次一過來就哭得撕心裂肺,為了不繼續魔音貫耳,時知就把孩子爹暫時一起帶過來了。
“蓁侄女,你真要和荀氏二分天下”崔炯回信的內容都是時知給的模板,他自然這些話的含義。
時知一邊教阿照玩七巧板一邊回道“你覺得呢”
崔炯心思雖然大多都在制器上,但他不是什么政事都不關心,他可不覺得他們家這個女霸主和荀延能和平共處。
“那你接阿照過來,是想讓他當你的繼承人嗎”崔炯最大的優點就是有事兒他直接問。
時知回來后決定接觸阿照,讓很多人心思都熱絡了起來,這些年時知對族人的態度一直很淡,大家伙兒都有些摸不準她的心思。
時知看著崔炯的眼睛,輕聲回道“阿照能不能當我的繼承人得看他自己。”
“我覺得阿照有點像他娘。”
崔炯其實感覺到時知并沒有做出決定,她應該還在考量,但如果阿照不能成為繼承人,他還能平安終老嗎崔炯很憂心。
“小嬸母雖然性子柔順,但其實是個心思透亮之人,阿照像她也沒有不好。”怕就怕性格軟面還愚蠢糊涂,比如像良惠帝一樣。
崔炯抿了抿嘴,最終鼓足勇氣道“蓁侄女,你我輩分雖然是叔侄,但在我心里卻把你當長輩,你能不能給我個準話,阿照他以后會怎么樣”
時知摸了摸小娃娃的腦袋“阿照真厲害,跟著姐姐們去吃糕吧。”
聽到有糕吃,阿照小臉兒都精神了,這里的糕比家里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