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火是何等重要機密,怎么可能會讓半路來的人參與,崔氏大張旗鼓放出這等消息到底有何圖謀
莫非是得知荀氏最近在悄悄尋訪能鑄造神兵利器的能工巧匠之事
荀延最近一直都很警惕崔氏那邊的動靜“把底下的人再排查一次,看是不是消息泄露。”
自從打探到鄭濂把最后的力量交易給時知,荀延第一件事就是把荀氏治下的暗樁排查又升了一個等級。
于是荀氏治下限制人員流通的條令更嚴格了,不管崔氏出于什么目的,荀氏都不愿意他們治下的能工巧匠跑到崔氏碗里去。
淮郡
“精英賽”經過預熱,報名者超過五千多人,第一輪篩選過后竟然有三千多人通過,可見這次參賽者的水準之高,也同樣說明崔氏給出的條件有多吸引人。
很多人在通過第一輪考核后都感覺看到了脫籍的希望,似乎也不是很難
第二輪考核的科目還是和第一輪相同,只不過標準已經定到崔氏名下工匠水準難度,這一輪下來,卻讓所有人都明白崔氏沒有放水的心思,那些技藝要求,他們很多人學藝時連接觸的機會都沒有又怎么能通過最終只有二百人通過考核。
正當很多人開始沮喪后打算收拾行囊等離開的通知時,淮郡又出了新政策,凡是通過第一輪考核者都可領一份“技師證書”,憑此證書可到新成立的“工業司”名下各大作坊報名入職,入職成功者做滿五年可脫自身賤籍,做滿十年者可給妻兒全部換成良籍且子孫可讀書參加科考。
當然這些作坊不在淮郡,而是在崔氏治下各處都有,這就需要這些工匠回家后自己去準備報名面試。
此消息一出整合淮郡都轟動了,許多想脫籍的工匠聽到這個消息幾乎是要激動的昏厥過去,原本以為沒有希望了,如今卻發現柳暗花明怎么能不讓人激動。
當然有人歡喜就有人愁,高門大戶都豢養私匠,崔氏這個政策一出他們手底下養的部分人就開始鬧了。
可崔氏對他們的各種意見壓根沒任何回應,反而很快又推出一條政策各行手工業業主若想加盟到“工業司”名下,只需要每年交十貫會費,便可擁有同樣的招聘權,只要把面試成功的匠人帶到“工業司”登記簽訂契約的信息,在他們作坊里干滿規定年限者依然可以獲得脫籍的資格,但加盟者有一個條件,家中私匠不能超過二百人。
這政策對于一些中小手工作坊同樣是福音,誰都知道巧匠難求,曾經大部分技術都被高門壟斷,也就這幾年破家滅門的高門大戶多了,一些匠人才有了選擇的機會,但大部分還是被大族壟斷。
對于崔氏的政令,那些高門大戶簡直要氣炸了,這政策一出,他們還怎么留人
時知對于像雪花一樣投入家主府的信件,找了個機會對外透露自己的態度你的私匠管不好那是你自己沒本事,我的政令卻不是你可以干涉的,不服氣的可以反了崔氏另投別處,崔氏的軍隊可以幫忙搬家
這是時知當政以來少有的強硬態度,這也讓很多人迅速清醒認識到一個事實,崔時知雖然是世家出身可她不是靠眾世家豪族支持上位的,有沒有他們崔氏始終還是崔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