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崔氏自己本身就財力雄厚,擁有“點金手”的崔時知說不定早就盤算著他們早點滾蛋騰出市場呢
崔氏惹不起,但放私匠改招聘這利益牽扯太大了,萬一他們控制不好那些招聘來的工匠,財路可就真要斷了。
正當這些家族在糾結焦慮時,王氏表示將把名下所有私匠身契改為聘用契約,不過這契約是五十年,而且允許簽訂聘用契約的匠人去參加第一輪考試,同時王氏也會加入“工業司”,這些匠人甚至直接省了面試的麻煩,只要在王氏繼續做工,時間到了自然就會成為良籍。
要不說人家能當老牌世家呢看看這個腦子就是賺得快五十年幾乎是把一個人一輩子能做工的時間段都放到一起去了,雖然說讓工匠得到良籍比私奴時不好控制些,可到底人還在他們手里,這樣想想也不是不可以接受。
于是在王氏加盟入“工業司”后,又有很多私匠甚多的世家豪族也表示允許自己也將給私匠換身契,然后跟他們簽完招聘契約后允許他們去參加第一輪考試。
對此“鉆漏洞”的行為,“工業司”一點都不介意,先招聘后招聘他們不管,只要你的工匠考試通過后記得來“工業司”登記招聘契約就行。
這事解決后,第三輪考試也已經結束,十六個科目最終優勝者都被崔氏當天放了良籍,而且任命成“工業司”的技術官員。
看完時知這一系列操作后,百湖心中五味雜陳,原本以為千難萬難的事,人家三個月內就做出個雛形模樣了。
“良籍、賤籍其實對大多數只求糊口的人來說并沒有太大干系,除了那些心氣高又有大本事的才想著掙脫束縛,大多數就算此刻放他們自由他們也是不愿意獨立的。”時知提前給百湖打預防針,這政策看著是順利執行下去,可要見到效果其實還很長遠。
“我與老師所求不過是讓他們有一個機會,至于愿不愿意抓住,全看他們自己。”
百湖并不是不通世事,反而他比任何人都看得清這世俗之事,良賤之別在生存面前并沒有那么重要,不然也不會有那么多良民賣身,他們所求的是給所有匠人及其子孫一個選擇的機會。
明明是靠一身本事吃飯,卻因為一個出身祖祖輩輩要被踩在泥沼中這何其不公。
老師說過,士農工商不過是各司其職,為何要分出貴賤高低
前路固然難行,可到底已經看到微弱螢火,他大概是比老師幸運的。
時知看過鄭熏那些手札,她總是忍不住感嘆這位墨家鉅子可能是把鄭氏所有的良心和光明匯集在他自己身上了。
不然怎么解釋鄭家那樣的基因會養出這樣一樣超現實理想主義者
再一想到鄭氏圖謀天下的第一位家主就是鄭熏的親爹,這讓時知偶爾也會懷疑基因遺傳的科學性,這絕對是歹竹出好筍超水平發揮的“靈異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