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財問題解決,監督問題自然也要跟上,近來這段時間,御史大夫宋文述往西雍宮跑得格外頻繁。
本來不是軍國要務,他其實不用那么上心,只是日前皇帝已經放出來話,一定要嚴加督管,免得地方上勾連一氣。
溫晏然笑道“要是這樣都不行,朕就親自過去監察地方,看看他們到底如何欺上瞞下。”
換個人說,宋文述多半覺得只是氣話,但他毫不懷疑,當今這位天子,是真的能做出這中堪稱離經叛道的事情
宋文述當即深施一禮,語氣堅定“臣一定竭盡所能。”
要真讓皇帝自己跑過去監管,那他這個御史大夫也就可以去殉職了,受時代風氣影響,宋文述自然不怕死,但這個時候死了,像他那樣的前朝重臣,多半是得去陪葬先帝的
一直站在邊上的池常侍忽然道“既然鄉學所用乃是天子私財,此事或許可以讓少府參與其中。”
她說的少府當然不是少府令,而是這個負責管理皇帝財產的機構。
既然上學的學費出自官田,那就等于是皇帝本人在支付,市監這邊順便監督以監督財務情況為理由,監察一下學校辦理情況,也十分合理。
宋文述也覺得可行。
鄉學官學到底不算朝堂大事,而且御史臺人手有限,只在建州一地還行,攤子鋪得太大,只怕便無法面面俱到。
溫晏然頷首,讓兩邊協同辦理,目前暫以御史臺為首。
宋文述告退之時,正巧看見數名內官正捧著裝有奏疏的木盒往西雍宮走,這幅極具勤政意味的畫面落在這位三朝老臣眼中,宋文述忍不住停步于原地注視了一會,面上露出極為欣慰的神色。
木盒中裝的是前線寄來的奏報。
剛準備派人去問問情況的溫晏然笑了下“這倒是巧了。”
大軍節節勝利,朝廷需要及時對已經被奪下的城池進行安置,前線那邊,陶駕、師諸和都寫了奏折,任飛鴻也有私信寄來,將情況匯報得十分詳細。
盧嘉城所在的蘭康郡在谷州,由于官兵來得迅捷,谷州刺史莘得總算逃得一命,如今正在幫著處理些后勤事物,此人雖然有失土的過錯,不過朝廷正是用人之際,也需要熟悉地方情況的官吏在旁輔助,也就暫且沒有將此人押入京中論罪處置。
溫晏然翻著奏折,同時對比戰爭沙盤中的數據細看
兵卒總數106萬;
騎兵34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