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件瓷器由上下內外四部分組成,分別為頸瓶、腹瓶、底瓶、內膽瓶,內膽可隨頸瓶旋轉,因此叫做轉心瓶。
許之衡在飲流齋說瓷里記載“瓶之腹玲瓏剔透,瓶內更有一瓶兼能轉動,若是者,名曰轉心,乃內府珍裳殊品也”。
據說一只轉心瓶的制作要足足耗費十八個月,其復雜的工藝及艱難的燒制歷程可見一斑。
由于轉心瓶實在太耗費財力,乾隆皇帝在奏折上批復“不必照隨常瓷器一樣多燒”,導致如今的總量不過幾十件,存世量極為稀少。2
云舟仔細的觀察了一會兒,好奇的問道“這件轉心瓶的內膽真的能轉動么”
“可以的。”
少年按照工作人員的指示將眼睛湊到瓶身鏤空處,只見隨著瓶身緩緩轉動,鏤空處的瑞鳥似乎活了起來,張開雙翅像是迎向鳳凰而來,呈現出“百鳥朝鳳”的景象。
“這真的太不可思議了。”云舟的雙眸微微睜大,小聲驚嘆道。
兩百多年前的瓷器,到現在竟然還能保持如此完整的面貌,工藝的復雜超乎想象,做工精巧富有創新,如今已不可能再有這樣的精品了。
在云舟驚訝于其精巧的做工時,小玉龍高高昂起頭,毫不客氣的將瓷器盡數吸入口中,銀色的鱗片一排接一排的亮起,像是天上的繁星般銀光閃耀,美不勝收。
他接著低頭觀察瓷器的時候震驚的數了數,一排、兩排足足亮起了八排之多
即使是珍寶閣的鎮店之寶清雍正青花九龍紋大膽式瓶也只是讓小玉龍亮起了四排多鱗片而已,這次居然有八排。
這有些出乎云舟的意料,他簡直不敢想象這件轉心瓶的價值。
小玉龍已經蜷著身子盤在少年的手腕上呼呼大睡,鱗片亮閃閃的,看來吃得很飽,吸收這么多靈氣需要消化一段時間。
云舟懷著崇拜激動的心情繼續欣賞了一會兒,麻煩工作人員將這件清乾隆御制有鳳來儀轉心瓶放回原處。
兩名工作人員的動作格外小心,手穩穩的托住瓷器下方,從神情上來看也是十分緊張的,畢竟這件乾隆御制轉心瓶是這次瓷器專場的重頭戲。
云舟將目光收回,看了一眼封面上的標注rb8000萬人民幣。
這里的參考價其實相當于起拍價,起拍價就這么高,那這件轉心瓶的拍賣價絕對過億了,甚至有可能超過兩億
而這樣的瓷器他在兩分鐘前剛剛親手摸過,這種感覺很奇妙,恐怕一輩子都無法忘懷。
少年深吸一口氣,再次感嘆自己的資產根本不算什么,心情比以往更加放松,徹底從迷茫的狀態中脫離出來。
云舟繼續翻看著圖錄,確實如徐澤所說,前面幾頁的起拍價都在千萬以上,件件都是精品。
不過和他想象中不同的是,后半部分的很多拍品的起拍價并不高,有些瓷器的起拍價只有幾千。
云舟有點蠢蠢欲動,或許他也可以拍一些不太貴重的瓷器回去,開啟他收藏的第一步,順便體驗一下拍賣會現場的感覺。
“麻煩將這件清中期的藍釉小瓶拿一下,謝謝。”
很快,工作人員將這件瓷器送了過來。
云舟垂眸查看,發現在瓶口部分缺了指甲蓋大小的釉,露出里面米白色的胎,這屬于明顯的釉質磨損。
因為磨損是在內沿部分,而外沿偏高,所以從正面角度看是完好無損的。他對比了一下圖片,發現從圖片上完全看不出來。
有些東西確實要親自上手才能發現問題。云舟這樣想著。
不過他并不感到失望,眼中反而帶了一點興奮。這種有傷的瓷器與其他完好的瓷器相比很不顯眼,他也許能用很低的價格拍到。
填補釉色是修復瓷器中非常重要的步驟,正好可以拿它們練手。
他看了一下圖錄上的參考價7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