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這些色彩僅限于青花和單色釉,但這種能力除了日復一日的經驗之外,還有天分,是很多人想學也學不來的。
又有天賦,又勤奮,還懂得運用各種方式來達成自己的目的,他幾乎可以肯定,少年今后一定會成為華國知名的瓷器修復大師
有句話說得好,找對方法比努力更重要。
無論是滿屋子的碎瓷片還是邀請自己這個老師來教授,都足以說明少年的機敏和毅力。
哪怕是一塊朽木,在這種情況下也能靠數量來堆起來,比題海戰術更有效率。
更何況,少年和朽木沒有任何關系,他是一塊璞玉,只要雕琢好了,必將綻放出奪目的光彩,堪稱無價之寶。
時光荏苒,又是大半年過去。
云舟在素胎上練習好了之后,開始著手修復第一件粉彩瓷器。
粉彩繪畫時用玻璃白打底,色彩柔和、豐富,運用渲染技法使得色彩有明顯的過渡,因此也被叫做軟彩。
而五彩以平涂為主,色澤比較硬朗,不進行渲染,沒有濃淡之分,被稱為硬彩。1
從色彩的復雜程度來看,粉彩的修復難度更大。
他手里拿的是在一只清乾隆的粉彩梅花紋碗,以粉彩裝飾,繪制兩只怒放的梅花,枝干以淺灰色彩料繪制,粗壯遒勁,枝頭上的梅花白里透紅,色澤柔和,美不勝收。
拼湊而成的八片碎瓷片已經完整的粘接并打了底子,頂部缺了口沿的部分也用打樣膏制作的模具固定好,并補配了缺口部分,只剩下作色。
這件瓷器雖然是粉彩,但相對容易一些,作色的部分只有外壁上一截枝條和一朵盛開的梅花。
如果是上次的那只粉彩過枝福壽雙全八桃五蝠盤就太難了,運用了過枝技法,內外都要修復,并且保證色澤、延伸的角度完全一致,憑他現在的能力肯定做不到。
這次的修復需要調配四種釉料,白色、淺棕色、深紅、粉紅,在噴色的時候還要注意過渡,實在不容易。
在馮大師的指導下,云舟牢牢記住了各種釉色配比,用調配好的釉彩在素胎上先嘗試了一下。
同時請陸深講解了運筆技巧與色彩的渲染搭配,練習了數次之后才開始上釉。
可即使如此,他也花了整整兩天才作色完畢,中途差點因為緊張而失誤,幸好很快圓了回來,卻留下了一點瑕疵。
這件瓷器修復得并不算完美。
云舟知道自己還需要練習,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同樣適用于瓷器修復。
馮大師過來看過幾次,無比震驚于自己這個徒弟的學習進度。
修復好的青花瓷和單色釉瓷器在多寶閣排了整整兩排,至少有四五十件,甚至還有如將軍罐這樣的大器型
作為瓷器修復大師,他知道這種大器型不好修復,難度是小器型的數倍。
但凡有任何一片碎瓷片處理得不好便會前功盡棄,只能從頭再來。
馮大師學習瓷器修復的過程十分漫長,前幾年只能學著辨認碎瓷片、了解各類瓷器的特性,跟在師傅后面打打下手,清洗、整理一些殘器。
想單獨修復瓷器,門兒都沒有。
再后來,才開始拼對、粘連最簡單的小器型單色釉瓷器,先拿一些燒壞了的練手,熟悉了才慢慢開始修復真正的瓷器,大器型都是要放在后面的。
老師傅可舍不得把大器型的瓷器交給學徒去修復,修壞了怎么辦,這可是精細的手藝活,不能砸了招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