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這件修復完成的清康熙纏枝蓮紋青花將軍罐,馮大師眼中帶了幾分訝異,對于云舟修復瓷器的速度打從心底感到震驚。
小徒弟才跟著他學習了一年多,卻頂得上旁人五六年的功夫
“馮大師,您看看我修復的瓷器還有什么問題”云舟雙眸晶亮地期待著華國第一修復大師的指導。
“小舟,這些都是”馮大師飛快掃了一眼,僅憑肉眼是看不出一丁點問題的。
“從這里、到這里,都是。”
云舟瑩白的指尖劃過長長一排瓷器,“這一排是補配過的。”
馮大師忍不住看了他一眼,補配和作色可不是這么容易的,他要仔細檢查一下。
他拿出那只修復好的青花將軍罐用手電筒照著一點點的瞧,翻來覆去的看。
只見釉面光潔如玉,觸手平滑細膩,青花發色艷麗,無論是外壁還是內里都見不到任何瑕疵,根本想象不出這是一件修復的瓷器。
即使沒有自己在旁指導,少年也做到了無痕修復
“好,很好”
馮大師表情十分欣慰,他的無痕修復技藝終于后繼有人了。
照這樣下去,不出三年,小徒弟必能獨當一面,成為華國知名的瓷器修復大師。
“都是老師教得好。”云舟淺淺一笑,露出腮邊兩個小小的酒窩。
他說的確實不錯,若非馮大師指導,他連入門都摸不到。除了馮大師,世界上再無第二個人能做到這樣的無痕修復。
馮大師最近一年一直致力于研究汝瓷配方,有了窯工的記錄之后,他幾乎將那本薄薄的冊子翻爛了,同時心里也有了一些眉目。
雖然上面記錄得不全,但一些燒造方法和材料用法卻是之前從未想過的,為汝瓷釉料配方了新的思路。
經過和幾位老家伙日夜不停的探討,他不斷地拼湊和刪改,目前得出的配方至少有90以上的可能性。
現在云舟的技藝也成熟了,正是修復這件汝窯天青釉洗的時候。
周末,工作室。
現在是3月份,溫度回暖,氣候適宜。
特地找了一個大晴天,于中午采光最好的時候,少年在馮大師的指導下準備進行汝瓷修復的最后一個步驟作色。
將室內溫度調整到20c,相對濕度控制在60左右,云舟換上工作服和工作鞋,帶上防護口罩進入了無塵室。
手里的汝窯天青釉洗已經完全拼接好,膩子也被填平,基本看不到縫隙,但是對著光能發現瓷器表面一道道還未填補完全的釉色,和旁邊溫潤如玉的天青釉色形成了鮮明對比。
“配方已經看過了,之前的思路有一些問題,我們現在重新調配。”馮大師面色嚴肅,“比例一定要格外注意,不能有一絲一毫的偏差。”
“是。”云舟同樣肅著聲音,取來精度極高的電子秤,將一份份材料稱重,分別放置在玻璃器皿中,液體材料還要考慮掛壁的那部分。
將所有材料按照比例配比好之后,把它們混合在一起,生成對應的釉色。
隨著釉料的輕輕晃動,看起來沒有交集的材料在瑪瑙石的作用下發生了反應,如碧玉般的色澤逐漸凸顯出來。
釉汁瑩亮、有如堆脂,釉料好似融了脂膏,質感絕佳;又好似蕩了波光,光華內斂,正應了雨過天晴云破處這句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