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大師,我們調配成功了”
云舟微微睜大了雙眸,一眼就看出了這次調配的釉色與之前的區別,那種似玉非玉而勝似玉的質感、如雨后碧空一般的顏色,是任何一種釉料都無法比擬的。
“確實成功了。”
看著這青翠瑩潤的色澤,巨大的喜悅涌上心頭,馮大師激動地聲音都變了,卻盡量壓抑內心的興奮之情,“咱們要穩著點,要上釉了。”
“好的,馮大師。”云舟拿開口罩做了幾個深呼吸,勉強克制住激動的心情。
釉色好不容易調制好,一定不能毀在最后一步上。
將調制好的天青釉料放入料壺,少年手中握著噴筆,在其他的汝窯碎片上試色,不停做著對比。
等到噴出的釉料濃度和汝瓷的顏色完全看不出分別時,才重新將料壺填滿,在這只珍貴的汝窯天青釉洗表面噴釉。
在上釉的時候,云舟的心跳聲格外劇烈,神情緊張,不由自主地屏住了呼吸。
然而他手上的動作卻十分穩健,沿著縫隙處一層一層的上釉,均勻而平緩,而且分寸把握得極好,沒有超出一點范圍,像是用尺子規劃好一般。
這種功力與他這段時間不停修復瓷器、并且頻繁地在素胎上作色分不開。
不知不覺間,少年已經成長了太多太多,足以被稱作修復大師了。
一道道縫隙在穩健的動作下被徹底填平,覆蓋之后的釉色青翠瑩潤,如雨后碧空,與周圍的釉色渾然一體,不見修復痕跡。
云舟稍稍松了一口氣,將稀釋后的釉料從較遠的距離淺淺一噴,使得色澤過渡得更加自然。
做完這些,少年的后背都濕透了,立即轉過頭拿下口罩大口的呼吸著。
馮大師從剛才便沒有出聲,害怕打擾到對方,此時看著恢復如初的汝窯天青釉洗,胸口滿滿漲漲,萬般情緒縈繞心頭,眼里不由得泛起了淚光。
有多年夙愿達成的喜悅,有經歷了各種失敗后終于修復成功的激動,種種情緒紛至沓來,其中最重要的是有一個悟性高又勤奮的好弟子,令他格外欣慰。
“修復得很好。”馮大師用冰涼的手拍了拍云舟的肩膀,“很厲害,一次成功。”
“太好了”云舟喜不自勝,雙眸綻放出奪目的光彩,拿起修復完成的汝窯天青釉洗放在陽光下仔細查看。
只見在自然光的照射下,碗口大小的瓷器通體施釉,釉面散發著青翠瑩潤的光澤,釉質細膩肥潤、色如碧玉,渾然天成,不見一絲瑕疵。
好似穿越了數百年的時光,窯工們經過七十二道復雜的工序,開窯后將這只汝窯天青釉洗剛拿出來一般。
云舟看過后,馮大師同樣愛不釋手地撫摸著珍貴的汝窯瓷器,“下面的支釘痕就不修復了,保持原貌即可。
不僅具有歷史意義,也能說明來源。”
云舟彎著眼睛贊同“好。”
汝官窯燒造采取的是匣缽裝燒的方式,一匣一缽。
底部用墊圈和支釘支燒,燒好后會留下幾個芝麻大小的橢圓形支釘痕,這也是辨別汝瓷真假的一個方法。
這件汝瓷便是燒造時支釘沒有架好,導致底部的痕跡略深,露出了一點香灰色的胎,或許正因如此,才會被打碎掩埋。
而汝窯太過珍貴,其數量及器型均有記錄在冊,仿制者層出不窮,貿然出現一只新的天青釉洗很難取信于人。
留下沒燒好的支釘痕不僅是為了研究,更是真品的證明,加上汝瓷碎片是在嘉禾拍賣會上拍到的,來源詳實,相當于做了背書,不怕有人懷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