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上本身理論基礎很扎實,目前還沒有打過眼,相信以后更不會。
很多嫉妒珍寶閣生意興隆的同行,每天都在期盼青年因為鑒定失誤而被別人鬧上門來,名聲掃地。
可惜他們等了一年也沒有等到,反而看到自家門店拼命拉攏都拉攏不來的貴客接連上門,態度客氣不說,一出手就是幾十萬上百萬,眼都不眨一下。
同行嫉妒得眼珠子都紅了。
什么三年不開張,開張吃三年,珍寶閣這td是天天開張啊
他們才是真的開不了張,只能騙騙剛入行的新手和不懂古玩的老外,都快倒閉了。
不知不覺間,云舟被人們冠以鑒定專家的名號,再無人敢小瞧這個年僅22歲的青年。
尤其他現在鑒定能力強、還不收費,從不擺專家的架子,眾人自然喜歡找他鑒定。
與此同時,他瓷器修復的能力也有了明顯的提高,在各個收藏家那里見到了不少從未見過的器型和種類。
而且每件瓷器需要修補的部分各不相同,難度大小不一,能夠更加靈活的運用修復手段,效率也提高了近一倍。
云舟每接觸一件新的瓷器都會將材料配置和修復的難點記下,這樣下次遇到類似的便輕松了很多,不必再費盡心思研究。
加上馮大師對他的指導,關于瓷器修復的筆記已經記了厚厚的五本,按照年代、釉色、紋飾等劃分得十分細致,連馮大師看了都驚嘆不已。
他忍不住想到,若是他之前留下了手稿,是不是這項技藝便不會失傳
可是華國的傳統手藝向來都是口口相傳,從來不會有如此全面的記載。
一是獨家秘方不便外傳,二是講究徒弟的悟性,不能每次都是師父把飯喂到嘴里。
不過,云舟的情況卻完全不同。
這是他自己花心思總結記錄的成果,也是每次修復后的一次復盤。
把修復過程中不清晰的、連續試驗過多次的部分完整的記錄下來,反復查看,彌補薄弱的地方。
那么下次便不用費勁心思調配十余次釉料,基本一兩次便會成功,大大提高了效率。
當然,他這么詳細的記錄也有其他打算,目前只是個不成熟的想法。
等他完全掌握了這門技藝并有了較大的名氣之后,有些想法便可以慢慢實施了。
馬上到了年底,天氣冰寒,昨日還下了雪。
門外仍舊飄著雪花,白茫茫的一片,有的地方結了冰,走路的時候需要特別小心。
現在古玩店已經沒什么人過來了,年底都比較忙碌,還要準備年貨。
吳掌柜在盤算今年的利潤。
其實每個月都有會計核算賬目,然而看到最后統計的數字時他仍然感到心驚,忍不住又算了好幾遍。
去除各種費用之后,今年、或者應該說陽歷的去年,凈利潤居然有1300多萬
天哪。
這還沒算今年1月份的。
1月份的數據還沒出來,但他看過合同上的金額,凈利潤至少有七八十萬吧,畢竟是淡季,很正常。
也就是說云舟過來的這一年,門店的凈利潤超過了1400萬,比門店前五年加起來還多
這是他以往想都不敢想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