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別提倪佚許諾的那些好處完全能改變周家的門庭,就算拋去小半家產,他們也要賭上一回。
周家兩父子的底線是小半家產,周明全來的路上本還準備看看形勢下再慢慢加,這下倒好,他等倪佚坐下,干脆起身直接報出了底線。
“我們周家愿意捐出六十萬白銀助倪知縣完成修路”
“好”
倪佚起身,朝周明全拱了拱手致謝。
他沒看出此人方才的一番心理歷程,但聽到周明全給出的數字就知,周家這是下了血本一搏。
六十萬白銀,恐怕是周家半數的家產,一夜之間就下定決定拿出這么多銀子,周家魄力讓人敬佩。
周明全干脆說出底線,倪佚也毫不吝嗇。
“我欣賞周兄的豪氣,倪某同樣是干脆之人,你可先來選擇六處商鋪的位置”
說著,直接招手讓周全明去到自己書案旁,從懷里挑出大疊房契往桌上一丟讓其選擇。
周全明無語,徐縣丞卻是連腸子都悔青了。
他怎么就沒想到先買些房產土地放著,若是擱置個一兩年,那銀子還不是翻倍的賺回。
“周兄先選,我原價賣于你。”倪佚還在催促,完了沖他瞇眼笑笑“踏出衙門后周兄可不能跟外人說起這事,我是打算明年再拿出來的”
周全明連連點頭,真上前趴到書案上選了起來。
選好地契,倪佚讓徐縣丞送上契約,雙方簽好名字按下手印后,立時生效。
周家將在三個月內陸續向縣衙支付六十萬兩白銀,而倪佚贊賞周家對縣城的貢獻,承諾將把南片區的竹筍竹蓀出產優先由周家收購。
而最讓周全明欣喜異常的,還是倪佚突然又爆出的一個消息。
他們將在北城門布告板旁立座功德碑,周家的名字會排在第一,讓百姓們第一眼就能看到他們周家的名字。
這種能流芳百世的功德他們這些商戶怎會有機會獲得,以后周家兒孫走出去,別人也會夸贊聲積善之家的善人之子。
懷抱著意外之喜,周明全緊緊捂著胸口倪佚給周家的縣試推薦名冊,深一腳淺一腳地走出了縣衙大門。
祖上三輩都沒有一個讀書人的命運到他一輩終于得以改變。
走出縣衙大門沒多遠,周全明就在小廝的攙扶下仰頭沖著天空大喊了聲“老子這一輩子值了”
怒吼聲中有人正疾步往這邊走著,看到滿臉激動的周全明忍不住往前走了幾步。
兩人明顯認識,來人直接開口就問“全明兄,可是遇到了麻煩”
周全明抬頭,看到是好友忙激動地拉著他指向衙門催“柳大,你快去快去,晚了就沒了”
“沒何物”柳雄還有些疑惑。
周全明警惕地看看四周,拉住人小聲將方才衙門發生的事略略講了一遍,末了還提醒道“你可千萬別在倪知縣面前耍心眼,以誠換誠受益匪淺”
柳雄心里那個懊悔啊
生怕自己真的連渣都撿不到,提步就往衙門狂奔。
若真如周明全所說,他們與衙門的這樁買賣完全是只賺不賠的買賣,他只痛恨自己錯失了給知縣留下最好印象的時機,邊跑就邊把準備好的銀子往上提了不少。
他牢牢記著周全明的話,進去也沒廢話,直接報出底價八十萬兩銀子。
半盞茶后,他也如同周全明一般頭重腳輕地走出縣衙。
整整三天,縣衙附近的百姓們閑暇之余已開始記錄起來往縣衙的人數。
三天時間共來了三十六位非富即貴的老爺少爺。
換了批衙役的縣衙如同鐵桶一般讓人探尋不到消息,百姓們在這三天內都不知發生了何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