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三日后,縣衙大門打開,劉山捧著告示張貼到布告板上,眾人這才驚呼。
安江縣要修路了
這還只是第一道告示,下午衙門又出了第二道告示,將征招兩萬名修路的“力役”
每人每天將二十文錢的工錢,自愿報名。
告示后排是一系列的具體措施,力役將安排離家最近的地方,若是離家較遠的將由衙門住處和吃食。
若不需要的每日將還有額外五文錢的補貼。
告示很詳細,說完措施后還詳細說明了為何會修路的原因,以及路修好后對縣城百姓們的好處。
先不論工錢這么高帶來的誘惑,就是為了方便百姓們出入,作為安江縣受益者的他們也不會袖手旁觀。
用一呼百應形容安江縣眼下的情況最為貼切。
倪佚這小半年給百姓們留下的映象實在太過偉岸,百姓們愿意響應,因為他們相信知縣大人的決定。
而事實證明他們的相信完全是正確的。
縣衙在此后的幾天里相繼發出兩條公告,七日后將會召集縣城所有村子的村長進縣衙商議事務。
其具體內容將在商議完成后公布。
消息漸漸散出,衙門的幾十號衙役全部撒出,加上倪佚身遭的幾十個侍衛,湊齊百人分散到了各個村登記力役報名的人。
一切都在如火如荼繼續進行,他如此大的動作當然逃不過作為蜀齊郡知府柳岸的注意。
可柳岸不僅沒有絲毫阻擋打算,甚至還派出了幾十號人去幫忙。
在他看來,倪佚肯折騰就是好事,若是真能把安江縣折騰出個花樣來,才正好找到機會把人提回西平郡。
于是,寫給太子的信從府衙送出,遠在西平皇宮的太子也知曉了此事。
倪佚很快在朝廷上作為底層官吏的正面典型被太子在朝堂上當眾提出。
這位膽子大做事果決的縣令成了不少官員們私下打賭的對象。
有人賭他能憑此事一飛沖天,也有人賭他瞎折騰一番后無奈放棄。
于是
被推到風口浪尖的倪佚成了被觀望的對象,沒人敢冒著太子的態度做些阻攔之事。
非常會揣摩上面心意的朝臣們不僅不敢阻攔,還要在此刻先賣上個好。
一層層的這么授意下去,安江縣的大名很快就響徹了周遭的各個郡城。
這一變故無形中省去了宣傳的問題,石子路開修了沒幾個月,就有前來看熱鬧的隔壁郡城游人。
來到這一看,紛紛都震驚了。
他們看到的安江縣到處都是人影,干勁十足的力役們埋頭苦干,雖然都累得夠嗆臉上卻都是笑意。
若是有人問他們為何如此積極,無論誰會反問“知縣說是為了咱們自己修路,我們作為安江縣人如何能偷懶”
那自豪的神情配上滿臉汗水,讓整條路上的男子神情看上去都熠熠生輝。
密密麻麻看不到盡頭的人數讓這條路每天都有大變樣。
田里的女子們也在笑著忙活,男人們出去修路,各個村的女人們就學著知縣的號召集結在一起挨家挨戶忙碌農活。
而那些半大孩子們同樣沒空玩耍,他們都由縣衙派下來的人帶著鉆進竹林,采摘滿竹林的筍子。
采回來的第一批筍子全都剝殼加鹽水煮熟后曬上,直接曬成了筍干。
村里沒人閑著,縣城內也同樣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