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范婉一行人對康熙來說,已經仿佛梗在喉嚨里的一根刺,恨不得拔而后快。
然而范婉的軍隊人雖然少,可各個都是精兵良將,無論是戰斗訓練,還是思想覺悟,還是軍容軍紀,都已經無限朝著后世那一支人民的隊伍靠近。
且這些兵經常往返三城拉練,每到一處,都能受到老百姓的歡迎,也叫他們對自己身份的認同感更強。
尤其在宋薇拿出一份特種兵訓練手冊后,達楞更是親自訓練出了一隊少有的精銳之師。
這群人不僅拿著最先進的武器,甚至那用來掩飾普通將士的迫擊炮,他們也有一個小隊專程訓練過,可以說,如今大清軍隊,除卻紅衣大炮對他們還有些震懾外,其他的甚至連針鋒相對的資格都沒有。
大清鐵騎在熱武器一年多的狂轟濫炸之下,終究還是低下了高昂的頭。
倒不是他放棄了盛京,而是因為,康熙終于迎來了大清的一生之敵,在蒙古以西,大約十年前才統一建國的準噶爾汗國的大汗噶爾丹突然率兵翻越杭愛山,突襲了喀爾喀部,喀爾喀三汗之一的土謝圖汗察琿多爾濟率軍迎戰,然而噶爾丹來勢洶洶,察琿多爾濟的軍隊被打崩。
不得已送信至京師,請求內附大清,徹底將土謝圖汗部歸納于大清版圖。
康熙對蒙古早有收復之心,如今察琿多爾濟這一封信,剛好送到了他的心坎里,當即派人迎接土謝圖部眾人,最終將他們安置到了蘇尼特左旗。
而蘇尼特左旗,恰好就位于錫林郭勒盟西北部,屬于既危險又安全的地區。
而錫林郭勒盟則毗鄰阿勒楚喀,也就是距離寧古塔不遠的一座城池。
范婉得知康熙插手蒙古戰爭后,當即笑了。
她親自手書一封,派人送往京城,語氣相當直白,大意便是“你放心,我不會幫著準噶爾汗國來打你,但是我有個要求,那就是你要將吉林和長春送給我,到時候我不僅不會幫著準噶爾,我甚至還可能一些新式裝備,幫你打他。”
隨信奉上的是一張照片。
照片中,一個高大的男人身上扛著炮筒,前方不遠處是一座被炸平的小山。
范婉可不管康熙是個什么反應,她此舉的用意就是為了威懾。
這封信的潛意思很是直白,要么,你答應我的要求,把吉林和長春給我,我就中立誰都不幫,甚至還能給你一點好東西,要么,武器的威力你也看見了,好產品不愁買家,你不要,噶爾丹肯定要。
再者就是告訴康熙,瞧見沒有,這炮是咱們的武器,靈活,輕巧,威力還大,比你那笨重的紅衣大炮牛逼多了
這照片誰看了都鬧心。
更別說一國之君康熙了。
蒙古部向來很有反骨,由于當初大清入關蒙古是出了力的,所以朝廷對蒙古各部向來都很寬容,甚至允許其自治,更別說每一任皇帝,都少不了拿格格到蒙古部和親。
所以,如今土謝圖汗的歸附,對于大清來說可謂極其重要。
可若是為了土謝圖汗就要損失掉吉林和長春兩座城池,那絕對是不可能的,而且大炮雖好,卻不如鐵騎靈活,之前與盛京叛軍一年多的對峙,不過是因為未曾大軍壓境罷了。
而且康熙也看出來了,這伙子叛軍暫時還沒有擴張的意圖。
雅克薩,寧古塔,盛京三地連成一線,幾乎將整個東北部斬首拿下,恐怕整個盛京,到如今叛軍還未曾完全消化,想要擴張也是艱難。
且
準噶爾突襲土謝圖汗,接下來便是車臣汗部,若車臣汗部也被拿下,便會與黑龍江接壤,到時候若兩人合謀,徹底把持整個北方,那么大清就只剩下南方勢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