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南方,正是漢人勢力集中的地方,也是最反清的地區。
也就是說,一旦喀爾喀失守,那么整個朝廷,將會陷入極度被動的境地。
康熙絕不容許這樣的事發生,比起盛京,儼然是準噶爾更為危急,況且,康熙對叛軍還是帶著輕視之心的,他已經探明叛軍首領乃是一個丑陋的女子,在他心目中,女子是成不了事的。
所以,康熙調轉矛頭,將兵力開始往蒙古輸送,開始和噶爾丹膠著。
至于范婉的提議,他直接給拒絕了。
吉林和長春是不可能的,至于武器,大清兵強馬壯,不需要,再說了,大清銀子儲備頗豐,他寧愿花銀子買,也不可能割地的
倒是范婉知道康熙的決定后有點可惜。
畢竟若是吉林和長春到手,就等于拿下整個東北了。
正如康熙猜測的那樣,范婉如今正在努力整肅整個東北部,確實無暇分心擴張之事。
但康熙有一點算錯了。
那就是范婉絕不可能和準噶爾合作,引狼入室這事她可不愿做,所以康熙實在不必擔憂什么她和準噶爾一起控制整個北方。
不過,康熙的選擇也沒有出乎范婉的意料就是了。
既然康熙選擇去和噶爾丹死磕了,那么她也該放開手腳整肅整個東北了,其中,第一個要整肅的就是渤海灣內的偷渡碼頭,那里是淺海,偷渡用的都是小船,真正的大船則是停靠在海灣之外,這對雙方來說都是一個安全的選擇。
但是,也正因為安全,所以這里什么都能交易。
范婉過去后發現,這里不僅交易那種所謂的膏方,還交易不少奴隸。
許多梳著大辮子,神色麻木的男人被捆上手,仿佛牲口似的被推上船,顯然,這些就是被販賣的奴隸。
趁著一個黑夜,范婉率領部下,將整個港口徹底焚燒,海面上漂浮著用來引火的桐油,整個渤海灣似乎都變成了一片火海,而渤海灣外,停靠著的其他國家的大船,看到這漫天的火光,絲毫不敢靠近。
范婉爬到燈塔桅桿之上,手里舉著火把,呆了一整夜。
這個港口,徹底的廢了。
海岸邊緣,駐扎了一隊新分出來的海軍,他們需要創立造船廠,造出具有戰斗力的大船,用來訓練水軍。
至于船只的圖紙從那里來。
范婉的目光放到了前朝初期那些造船世家的名單上面。
他們有很多已經落魄,可祖上到底富裕過,有不少珍貴的寶物,如今是時候重新出現了,而且,范婉如今已經和沙皇彼得成功的交上了筆友,范婉對造船技術的向往,簡直戳中了彼得心底那顆瘋狂想要出海口的念頭。
彼得終于成功從沙皇彼得,進化成了彼得下士,開始了他的游歷歐洲之旅。
而范婉,則開始在海參崴大興土木,開始建造屬于自己的,最好的港口。
作者有話要說前天還22度,今天突然8度,明天還要更冷,這要了親命的溫度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