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也正因為他是康熙的兒子,除非康熙退位,否則在東北是不得重用了。
隨著胤誐和胤禟兩兄弟安頓下來,俄羅斯那邊的技術人員也開始帶著人去船廠造船了,宋薇在他原有的圖紙基礎上,又改動了許多地方,當然,這些東西是沒給那個技術人員看的。
這個技術人員現在要做的,就是完全復刻彼得皇帝從歐洲學的造船技術。
范婉這邊調動人員很簡單,只要有工分,這些工人們自然是哪里有活干就往哪里去,再加上日后這里要變成造船廠,這批被分配過來造船的人,日后很可能會成為正式工,到時候工作穩定,也就再不需要在土里刨食了。
見識到了石場和磚廠工人待遇的人們,趕緊的將家里壯勞力給送過去,生怕晚了就沒機會了。
人頭攢動的報名場景叫技術官驚訝壞了。
不由感嘆“還是你們這邊招收人手容易。”
在俄羅斯,平民幾乎都被貴族壟斷,便是皇帝陛下想要招收平民來搞基建,那也是要召請各大貴族前來商議扯皮的,沒有足夠的利益,恐怕連人手都湊不足。
“制度的區別。”
戴梓也沒客氣,直指俄羅斯制度有問題“你們國家的貴族和教派勢力太大了,沙皇也很難的。”
技術官聞言背脊都麻了一下。
不過隨即想到自己身在華夏,并不在俄羅斯,這才松了口氣,他趕緊的對著戴梓搖搖頭“這樣的話可說不得,尊敬的沙皇陛下是主的兒子,是至高無上的,貴族只是侍奉他的仆從而已。”
這話說的既追捧了沙皇,又抬舉了東正教,只傷害了貴族的心。
旁邊的宋薇忍不住贊嘆,真是什么時候都不缺這種人才啊。
造船是一件很漫長很枯燥的事情。
哪怕是未來那種工業基礎,造一條普通的漁船都需要將近十個月的時間,更別說現在了,不過好在造鐵路的時間也長就是了,就這樣兩方比著來,你什么時候完工,我就什么時候完工。、
誰也不要占誰的便宜。
只是,造船的人多了,種地的人必然就少了。
東北這么多人需要養活,范婉思索了很久,最終才下了決定,要求那些俘虜給家中父老寫信,目的為招工,招來種地的農民。
不可以遷移戶口,沒有私人住宅,住集體宿舍的農民。
工資與本地農民相等,銀行開放特殊通道,外來務農人員給于優先貨幣兌換政策,還可以存款拿利息,甚至還給予貸款政策,五個同鄉加一個本地擔保人可以貸款一百兩銀子,送回家中改善生活。
這項政策一出,頓時整個東北都轟動了。
雖說現在他們一個東北,一個大清,但誰家沒有個遠房親戚,往上數三代,遠嫁的,逃難的,都有許多。
在這邊生活時間長了,自然知道這邊的好。
于是家里的孩子慘了。
以前他們家里沒識字的也就罷了,要寫信還得到街上找先生去寫,如今家家都有讀書人,哪怕字丑點兒,但都識字不是于是當爹媽的就壓著家里孩子給寫信了。
還不能寫得文縐縐的,滿篇大白話。
信差也忙壞了。
范婉趁機建立公立郵局,要求各城鎮建立送信專用的郵局,各個片區增添郵差崗位。
這通告出來,家長們可更忙了,在忙活著寫信的同時,還得忙著催著家里的孩子努力讀書,努力備考第一批公務員。
就在范婉忙著種地搞基建的時候,俄羅斯那邊的彼得則和波蘭國王和丹麥國王達成共識,建立北方同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