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拳擦掌的打算發動波羅的海出海口戰爭。
范婉深知歷史上這場戰役是失敗了的,只不知道現在拿到一批新式武器的彼得是否還會失敗。
她一直深切的關注著。
一直到了次年三月,俄羅斯的消息傳來,彼得還是失敗了。
原因是他起初并未拿出范婉的武器。
在他看來,范婉的武器屬于國之重器,輕易不得出,他對自己的軍隊很有自信,可結局卻叫他心碎,他很想拿起武器重新殺回去,但也知道目前這種情況,只能以利養戰,于是和范婉又簽訂了一批竹雷的合同。
其實竹雷如今已經不該叫竹雷了。
隨著大批鐵礦的出土,竹雷已經升級成正兒八經的鐵質外殼,更貼近后世的了。
彼得很喜歡這種竹雷,配合投石車,幾乎可以媲美迫擊炮。
范婉也當不知道,你既來買,我自然賣,但價錢方面,由于材質不同,肯定是要漲價的,外交官看了新式竹雷,尋思著,還用原來的竹筒是否能夠便宜點,然后范婉就帶他去看了演示。
最終,又含淚簽下大訂單。
范婉面色不該的又接下一大筆銀子。
如今通過海參崴吞吐的貨物量就足夠范婉賺的盆滿缽滿了。
康熙這一年也沒空來管東北,因為黃河那邊發生了舞弊案,河堤是豆腐渣工程,潮汛來了,黃河那邊竟然差點決堤,這一年都在忙著黃河的事。
因為黃河的事,他對其它河也不大放心了,于是又去巡視了永定河。
這一年都和水在打交道,一直到次年,他才下詔冊封了四大龍王與河伯,這事兒才算是過了。
也就是這一年,三阿哥胤祉因為敏妃喪期剃頭被康熙斥責失寵,五阿哥胤祺走上臺前,開始與太子別苗頭,于此同時,蒙古各宗親在得知五阿哥胤祺有心奪嫡后,紛紛投誠。
比起太子登基,明顯這個被皇太后養大的皇子更得他們喜愛。
皇太后是蒙古人,她養大的孩子,打心底是更親近蒙古的,他們雖然遠在蒙古,卻也不是傻子。
蒙古鐵騎瞬間成了胤祺的助力。
范婉樂的看著朝廷亂起來,她正好趁機發展。
而且,胤禔同太子斗,不過是索額圖和明珠之間斗而已,怎么打,在自己的一畝三分地上,但康熙這次選中的是胤祺,他雖說外祖姓郭絡羅氏,但卻是皇太后養大的。
當年順治帝兩任蒙古皇后都沒生育。
前者孟古青更是貶妻為妾,最后郁郁而終,當年太皇太后壓著福臨去寵幸蒙古妃,也沒能有一個蒙古血脈的孫兒,蒙古四十九部這些年心里早就恨的不行了。
如今好容易有個親近蒙古的阿哥,他們頓時如打了雞血似的,也不管這背后是否掩藏著什么陰謀,直接一頭栽進了奪嫡的大坑。
范婉看著這樣的架勢,連忙召喚來達楞。
叫他留守赤峰。
一旦蒙古那邊出了事,別管朝廷那邊什么態度,必須快狠準的將蒙古拿下。
作者有話要說胤禔可別來了,我可伺候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