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著,太醫一拱手,便和梁九功告辭了。
梁九功再一次回去稟告,康熙依舊一揮手下去了,而范婉卻是確認了,這康熙真的沒安好心,所以接下來的一路,范婉便打起精神來應付,保持健康的糕點是一頓都不落的偷偷把頭蒙在被子吃,增長力氣的奶茶是一杯一杯的喝,只想著一個不好,大不了帶著蘇寶珠去浪跡天涯去。
至于小胖子胤禩康熙可沒殺兒子的習慣,頂天把他圈禁了。
范婉提著心,一路到了五臺山。
御駕上山,直接入住菩薩頂,范婉帶著蘇寶珠下了馬車,一路往里走,一直走到最幽靜的一處院子,才算是徹底落了腳。
而康熙則是先拜佛,后去找弘文大師。
弘文大師是菩薩頂的住持,也是自順治時期起,就一直圣名遠揚,他不僅精通內地佛法,更是與蒙區薩滿,藏區活佛能同座論佛,當年順治病重時,也是由當時的皇太后,如今的太皇太后請進宮中,為先帝祈福。
然而病入膏肓,非神佛所能,最終還是駕崩了,留下年幼的兒子,坐在高處不勝寒的龍椅上,一直到現在。
他如今已經年事已高,輕易不出主持居所大門,甚至已經開始考慮閉死關,煉化舍利。
不過康熙所求叫他不敢輕視,于是便在廂房內等待。
康熙與弘文大師一見面,弘文大師便打了個佛偈“阿彌陀佛,老衲見過皇上。”
“大師快快請坐。”
康熙親自彎腰扶住他的胳膊,將他扶著坐下身來。
弘文的眉毛與胡須皆一片雪白,皮膚飽滿有彈性,看著就有人瑞之姿,奈何靠近了就能感覺出,他呼吸急促,心慌氣短,儼然已經是強弩之弓。
兩個人先討論了一會兒佛禮。
康熙自小隨著太皇太后長大,雖然不信佛,卻不代表他不懂,他一向信奉越是不喜什么,就越要去了解什么,他得把它讀懂了,讀透了,方才懂得自己厭惡的是什么,而別人喜歡的,又是為什么。
弘文說到最后,都忍不住感嘆道“皇上當真是有慧根之人。”
“說起慧根,朕卻有一事怎么都想不通。”
弘文又是一句佛偈,然后才問道“皇上不若說說看,或許老衲能對您有所幫助。”
前頭鋪墊做的夠長,康熙便將衛氏的異樣說了一番。
弘文聽了后,開始捋自己的白胡須,陷入了深深的沉思,康熙也不打擾,而是背著身子開始四處張望,看的出來,弘文是個勤學的人,這書架上不僅有佛經,還有九章算術,齊民要術之類的工具書,看書脊的新舊程度,能看的出來,他看的次數還是挺多的。
也不知過了多久,才聽到弘文一聲長嘆“不知皇上可曾聽過靈竅一說。”
“哦靈竅”康熙背著手回過神來看向弘文。
“是,但這并非佛家說法,相反,這乃道家之說,老衲也是偶然與一位道士好友論禮時,聽他說過一回。”
弘文又是一聲嘆息“道門開靈竅,可遇不可求,道門修行,常常內觀冥想,與我佛家入定修行如出一轍,有些開了靈竅,有了慧根的,便能體驗到存在的本源,從而產生一中超越生死、悲喜的感覺,這中人會在冥冥中接收到別人強烈的思想,偶爾甚至能聽到道祖之音。”
“佛門講慧根,道門講靈竅,慧根尚可求,靈竅無所尋啊。”
“這位良貴人,上輩子極有可能身負大功德轉世成人,這輩子又經歷大悲大喜,這才開了靈竅。”
弘文說著,眼底忍不住染上艷羨“若皇上愿意,大可為她尋一道門封為女冠,想必各大道場會爭相奉迎。”
“大功德轉世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