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確實很憤怒
在收到巴海折子的當晚,他就狠狠的砸掉了御書房。
清三世而亡。
自太宗皇帝起,豈不是這大清朝得在他手里滅亡
他絕不相信這是天意,必定是人為,至于巴海所說的山壁如刀削,非人力可為之類的話,在康熙看來,不過是沒見過世面的少見多怪罷了。
可憤怒歸憤怒,這件事卻不能廣而告之,畢竟這天下民心,乃是重中之重,一旦被漢民所知,則會動搖國本,所以他不僅不能憤怒,還得將這事當做不存在,私底下再叫心腹前往寧古塔。
寧古塔之地,乃是絕地。
康熙雖從未去過寧古塔,但祖先自盛京而來,對寧古塔描繪頗為詳細。
一時之間,派誰去似乎都成了問題。
再想想如今朝中的風云迭起,仿佛誰都不可信任。
最終,康熙喊來了恭親王常寧,常寧是他最小的弟弟,當年皇位之爭時,他還是不懂事的小娃娃,貪吃貪喝貪玩,康熙對他向來照顧有加,不多防備,常寧也配得上康熙的重視,對康熙忠心耿耿,只在他需要的時候才會露頭,平日里就很低調了。
常寧秘密接了差事,只覺得憤怒加頭疼。
要說當年因為年紀小,而錯失爭奪皇位的機會,這些年恨不恨
心里肯定是恨的。
可恨歸恨,皇位上坐著的人是自己的親哥,只要他不起謀反的心思,其實日子還是挺好過的,至少比二哥福全日子過得舒坦。
所以,如今竟然有人在盛京搗鬼,那不是在老虎洞里摸老虎屁股,找死么
可問題是,如今眼看著入冬,這時候要他去寧古塔,真的不是趁機要他去死么
常寧一邊懷疑人生,一邊忙著收拾行禮。
這次因為是秘密出行,所以隨扈不能帶太多,需要精挑細選,最好挑幾個力大如牛,武藝高強,身經百戰的高手來保護他的安全,為此,他還特意進了兩次宮,纏著康熙給他一些人手。
不是只有九龍時期才有坑哥的弟弟,康熙也有。
最終康熙被纏的沒辦法,思來想去,最終把御膳房里的嘎昆給喊了來。
嘎昆自從親妹妹,也就是良貴人帶著外甥被擄走后,在御膳房里的日子就不太好過了,不過他力氣大,又是八旗包衣,未來顯然不會在皇宮里長待,多數是要進軍隊的,所以膳房總管也沒過于為難他。
再加上他力氣大,臟活兒累活兒便都叫他去做了。
隨著兩桶加起來七八斤的奶茶漸漸消化后,嘎昆的力氣又有了一個大幅度的提升。
如今切菜墩都能一刀把菜墩給劈了,拎起大鐵鍋來,也是不在話下,幾百斤的牛肉也是扛在肩上就走,這般神異若不是出在包衣世家,而是八旗貴族子弟,想必早就得了重用了。
隨著嘎西亥在江南屢屢立功,如今覺禪家雖然還被康熙監視著,但是也基本能夠確認,良貴人被擄走之事,覺禪家是當真不知情了。
“奴才給皇上請安,給恭親王請安。”嘎昆仿佛小熊似的跪在地上。
“起來吧。”
康熙背著身喊了聲。
嘎昆這才起了身,垂著腦袋恭敬的站著。
康熙指了指常寧“從今兒個起,你就跟著恭親王伺候吧。”
嘎昆雖然疑惑,但圣命不可違,還是想也沒想的就跪下來“是,奴才遵旨。”
康熙也沒給嘎昆解釋什么,只叫嘎昆回去收拾東西,然后就跟著常寧回了恭親王府,然后第三天就被帶上了前往寧古塔的隊伍。
在聽到寧古塔三個字的時候,嘎昆心底忍不住的一陣顫抖。
無它
在不久以前,大嫂回娘家的路上遇到了一個賣身為奴的姑娘家,出于好心給了幾文錢,結果那姑娘就塞了一塊餅給大嫂,大嫂掰開餅,卻沒想到里面夾著張字條,上面上書寧古塔三個字。
嘎昆不知這紙條到底是誰傳過來的,但是他總有種預感,很可能就是妹妹的手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