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福道“賢太妃娘娘那邊遣人送來了燕窩,說是親手熬的。奴才怕擾了您,便擅自做主讓送燕窩的人先回去了。”畢竟沒有這位點頭,那些東西他們可不敢妄自收下。
蕭懷衍隨意夾了一塊炙鹿肉,“沒別的了”
李福細細的回憶一遍,謹慎地答道“回皇上,應、應是沒了。”
話音一說完,李福見到這位主子爺將那塊鹿肉吃下,與往常一般用膳,不知為何卻覺得有點提心吊膽。
成忠在一側欲言又止。
李福使了個眼色,他才敢上前跪下道“倒、倒是有件事忘了向皇上稟報。慈寧宮那邊請了太醫,好像是那位姜姑娘生病了。”
四下寂靜,只聞一道哂笑。
李福和成忠連呼吸都放輕了。
姜蜜在床上躺了五六日癸水才干凈。
這回小日子跟病了一場似的,姑母特意讓太醫過來給她開了藥,讓她好好調調身子。
也沒有再提讓她去乾清宮送桂花糕了。
她樂得輕松,窩在暖閣里與綿綿玩耍。
這些天還好有綿綿陪著,才不至于太無聊。
今日陽光很好,姜蜜讓秋玉將那盆峨眉春蕙抱出去曬曬太陽。
本來是死馬當活馬醫的蘭花,生命力很強盛,居然真的活過來了,有發新葉的跡象。
為了免遭綿綿毒爪的迫害,姜蜜都讓秋玉有綿綿在時先把其搬出去。
姜蜜趁著精神不錯,將畫紙攤開,開始了準備她的壽禮。
姑母要的是心意,不是花重金買的稀罕玩意。
她前世所準備的壽禮,不適合獻上,只能臨時抱佛腳畫一幅畫。
所幸她的畫技沒有退步,勉強能做個禮送過去。
應是不功不過。
能過關便好。
萬壽節的日子近了,姜蜜抱著畫去正殿給姑母過目,剛進門便聽到姑母跟崔嬤嬤談及太妃們遷行宮一事。
姜太后見姜蜜進來也沒有避著她,將手中的冊子里的名單,圈了一塊出來,“這些便先行搬過去,后面在按批次過去。至于賢太妃、劉太妃、張太妃、吳太妃年紀大了,養育了皇嗣有功,便留在宮中榮養。”
姜蜜想到那晚她見到的哀戚女子,不知她有沒有在名單之中還是如蕭懷衍所言被送去殉先帝了
姜蜜狀似無意地偷瞄太后手上的冊子,卻只看到一部分。
姜太后被她想看又不敢看的模樣逗笑了,捏了一下姜蜜的臉頰,將冊子放到她的手中,“想看便拿去。”
姜蜜被抓包,紅著臉不好意思地笑了笑。
她翻閱了冊子,年歲都有些偏大,并沒有與那女子能對上的號的。
這時姜太后抽出另一份要薄上許多的冊子交給崔嬤嬤,“這些便送去庵堂,讓她們為先帝祈福念經好好度日。”
姜蜜只來得及瞟了一眼,卻發現都是年紀偏小的太妃,與那天那女子的年紀對得上了。
如花般的年歲便要被送去庵堂與青燈古佛相伴嗎
“姑母。她們不與其他太妃一道去通州的行宮嗎”姜蜜忍不住出聲問道。
姜太后詫異地看向她,便為她解釋,“她們還太年輕,去了行宮恐會犯錯,不如先在庵堂待些日子。棠棠怎么突然問起這個了”
姜蜜搖了搖頭,抱緊了手中的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