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好友過世后愛德華念著好友的關系,處處幫襯著他的遺孀,他是看不上尾砂,但總希望好友遺腹子能夠好好活下去,孩子失去了父親的庇護,自然不能再失去母親。
當然如果尾砂非要另外嫁人的話,愛德華知道自己不可能阻攔,因為男人死了,女人再嫁并不少見,他一個表姐夫有什么資格阻止一個女子追求自己的幸福想想都知道不可能。
愛德華的本意是等著孩子大一點,尾砂再另外改嫁,這樣子對孩子最好。如果尾砂等不及的話,另外嫁人也可以,但要留下孩子。
反正她再嫁后應該會另外有別的孩子,他會替好友養大那個孩子。而不是讓她帶著好友的兒子出嫁,這種情況更利于尾砂建立新家庭。
因此他就特意和自己的妻子溫妮商量一下,把孩子接進來后應該是妻子負責照顧,怎么也要和妻子說一下,問問她是否愿意。
聽了丈夫的話,溫妮思索了一下,養孩子不是容易事,還要養好,她自然多了幾分猶豫,但最終她沒有發對。
因為她知道丈夫和好友的感情不錯,如果自家死活不愿意,總會讓丈夫心里留下一個疙瘩,她很清楚做夫妻的要相互體貼,總要付出一些什么。
再加上好友的妻子是表妹尾砂,即使表姐妹感情一般般,但她還是欠著姨母的養恩,如果養大那個孩子,也就還了養恩。
之所以這么想是因為她知道尾砂在生下孩子后就一直住在姨母家,全靠別人養活,還完全不干家務事,事事指望著其他人,導致大嫂氣的不行,在背后罵人,怎么能夠照顧好孩子
讓溫妮也不知道該說些什么,不明白尾砂自己做了母親為什么不愿意做事,而把大部分事情都推給姨母,但她沒有出聲,誰讓姨母甘之如飴
作為很聰明的人,溫妮很清楚丈夫的想法,他做人十分仗義,不可能不管那個孩子,她如果反對不但不可能成功,反過來還要照顧那個孩子,那么干脆接下這個任務。
這樣子就不會影響到夫妻感情,和丈夫對著干只會讓他遠離自己,反正照顧孩子的人是她,她要為自家兒子爭取最大的好處。
這一點她沒有告訴丈夫,但令她高興的是丈夫為了這件事還特意找她商量一下,將來是否收養好友的兒子。
聽到丈夫的問題溫妮笑了,這個問題看出來感覺到了丈夫對她的尊重,這是溫妮對愛德華最滿意的地方。
從愛德華的舉行無形中溫妮知道丈夫是真的不喜歡尾砂,而她發現尾砂時不時有在iao人的感覺,為了顯示自己多么有魅力,但在愛德華那里踢了鐵板。
這個發現讓溫妮暗中松了一口氣,她是一個女子,還是從小寄居在別人家的女子,即使姨母對她很好,但總歸是寄人籬下。
養成了她有著難以敏銳的直覺,自然知道表妹并不喜歡她,還喜歡搶奪溫妮的任何東西,因此她內心深處并不喜歡尾砂。
尾砂在姨母面前還老實點,到了別的地方常常有言語嘲諷溫妮,而溫妮無處可去,甚至不能因為自己影響姨母一家的生活,只能把淚水往肚子里咽。
長大后的尾砂更加在暗處算計溫妮,讓溫妮感覺不怎么爽。只是因為她欠了姨母的養育之恩,不得不在處處讓著尾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