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菜花的大兒子宿一清大四那年就考公了,并且在那一年順利上岸,成為了一名有穩定工作,在長輩們心中很有威望和分量的公務員。
進入單位第二年,他就在單位領導的介紹下認識了現在的老婆孔瑤,對方是一個在編的小學老師。
孔瑤家就在同縣的另一個村子里,她父母也在鄉下務農,是家里的獨生女,兩人也算是門當戶對,不過同時也意味著,雙方的父母都沒辦法在經濟上給與兩個孩子太多支援。
小兩口結婚后一起攢錢湊了房子的首付,之后又有了兒子宿愿,要養孩子,又要還房貸車貸,這兩份比較體面卻絕對算不上高薪的工作讓他們想要回饋父母也有心無力。
當然,鄧菜花也絕對不會要孩子們的錢,頂多就是在她生日以及過年的時候,收下兒子兒媳婦給的大紅包。
宿一清和媳婦孔瑤也十分孝順,每個月總要帶著兒子回鄉下幾趟,給老娘買一些鄉下不好買的吃食給她凍冰箱里,省的她節省慣了自己不舍得買,同時陪她說說話,讓孩子見見奶奶。
同樣的,小兩口也會去孔瑤的家里探望二老,對雙方父母一視同仁。
因此有體面的工作,又成家立業的宿一清在同齡的孩子里,絕對也算得上不錯了。
讓村里人為之唏噓的是鄧菜花的二兒子宿傲白。
這孩子周歲不到他爸就死了,不同于哥哥宿一清,好歹老子死的時候已經七歲了,記事了,享受過父親的疼愛,也享受過老子在世時優渥富足的生活。
宿一清懂事早,因此也和母親一樣,格外心疼這個打小就沒有爸爸的弟弟兒子,于是從小到大,原身就活在了母親和哥哥的保護圈里,不過因為宿一清要上學念書的緣故,原身受影響最大的還是母親鄧菜花,他就是一個媽寶男,任何事情離了老娘的決斷,就不知道該怎么處理了。
因為這份沒主見,他在考公的時候雖然筆試成績永遠第一第二,卻總在面試時被排名在他后面的考生反超。
后來原身就在一家在一家普通的企業里上班,過著被資本家壓榨的996式生活。
原身的成績不錯,當年考上的大學以及專業在招聘市場上也十分受歡迎,因此雖然性子不夠活絡討喜,可在參與工作后,靠著足夠扎實的知識儲備蒙頭做事,慢慢的也受到了領導們的認可,工資加了好幾次,不知不覺中,雖然他的工作說起來不如大哥大嫂體面,但工資卻比兩人的總和還要多。
因為不錯的收入,原身也很快找到了對象,并且在相處了一段時間后步入了婚姻的殿堂。
結婚第二年,生下了女兒宿素,也在同一年,原身的妻子獲得了一個去國外工作的機會,她是一個有野心,對事業有企圖的女人,早早結婚生子就是為了盡快完成這兩件在長輩看來最重要的人生大事,然后將之后的生活重心全都放在事業上。
她選中原身,是因為她覺得原身是一個好掌控的男人,將來可以為了她的事業放棄自己的事業,回歸家庭,照顧孩子,可計劃趕不上變化,這個出國工作的機會讓她之前是打算都落了空。
如果還在同一個地方一同生活,在必然要有一個人犧牲工作照顧家庭的時候,她還能理直氣壯的要求原身犧牲,可要是一個去了國外,一個待在國內,在她一心覺得外派后能有更好的前途,并且想要永遠待在那個發達國家的前提下,饒是她這樣的利己主義者,也不好意思讓這個男人為自己耽擱一輩子。
于是在決定出國后,她直接向原身提出了離婚,房子是原身出錢付的首付,婚后貸款部分按理屬于共同財產,她不要這部分份額,同時,她也不要還沒滿周歲的女兒。
就這樣,結婚兩年多后,原身又離婚了,還多了一個需要人照顧的女兒。
他顯然沒辦法在工作賺錢的同時照顧女兒,于是原身第一時間想到了親媽,在經過商量后,鄧菜花將小孫女帶回鄉下照顧,而原身每個月打點生活費回去。
原身是個沒主見的人,往往身邊的人說啥就是啥,戀愛結婚都是女方先主動提出的,女方要求離婚了,他也只是手足無措地給老娘打了個電話,讓妻子和老娘談,兩人最后達成共識過程中的雞飛狗跳他也不清楚,只知道最后老娘也和他說這個媳婦他留不住,干脆放人家走吧,他就乖乖跟那個女人去領了離婚證。
現在老娘這么安排他閨女,他也沒啥意見,依舊做他的996社畜,偶爾才有那么一兩天的假期回家探望老娘和閨女。
鄧菜花從來沒有對外炫耀過自己這個小兒子的薪資,因此在外界眼中,私企工作,老婆跑了,留一個小拖油瓶還要麻煩自己老娘照顧的宿老二,無疑是很失敗的。
在鄧菜花和馬愛芳拼兒子的比試中,原身無疑拖了老大的后腿,讓馬愛芳彎道超車,終于將鄧菜花這個宿敵甩在了身后。
“我辭職了。”
對上馬嬸子八卦的眼神,宿傲白坦然地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