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嘉四年公元427年,劉義隆攜百官,設天地君親師香案,出建康城十里,親迎傳國玉璽回歸正統,天子正位。至此,再無人敢公開質疑劉義隆的王位乃是弒兄所得,名不正言不順。
傳國玉璽由嬴風親自帶回。他雙膝跪地,雙手高高捧著傳國玉璽交到劉義隆手中。這一幕,很多知情人都看得百感交集。
朝中諸多眾臣和大氏族都是知曉嬴風這個人的。劉義隆身邊最親近的,從荊州便已經是皇上莫逆之交的護衛統領。
由于嬴風的姓氏,他無法出將拜相,注定一輩子默默無聞。然而就是這樣一個嬴氏的后人,親手將象征著天下權利的傳國玉璽奉給了劉義隆。從這個層面上來說,這已經不是單純的獻寶了。
許多老臣和氏族族老都當場潸然淚下。他們為了這一日等了太久了玉璽的回歸安撫了他們曾經拋家舍業的傷痛,他們終于可以告慰祖先了。
劉義隆見不少上了年紀的老臣哭得上氣兒不接下氣兒的,忙下令又從城中調了太醫和馬車,照顧著老臣們回城。
而他自己,則坐在御攆上,一路雙手捧著玉璽,繞道南籬門,先經過長干里,一路受百姓朝拜后入太廟祭拜,告慰先賢。又在經過百官宮舍是受百官朝拜恭賀,再自宣陽門入宮。全程皆是無比鄭重莊嚴。
迎回傳國玉璽后不過半個時辰,劉宋朝中的大臣們就從一開始的喜悅感動,轉變成了滿眼精明的觀望。
此次檀家有功。這是不由分說的事實。檀家女兒找到了玉璽,檀家兒子不僅迎回了玉璽,還帶回了夏朝的國書,祈求聯合抗魏。
可問題是檀家的女兒不是自己將玉璽獻上來的,而是讓皇上花了一百多萬兩才請回的傳國玉璽。所有人都在猜測皇上究竟是要功過相抵還是另行嘉獎
而檀家的功勞依舊比不上嬴風的。無論是他堅持帶人去迎接使團,還是在城外跪地獻寶為劉義隆所造的聲勢,都是不可無視的大功。
尚書令曾旁敲側擊地提醒,只要劉義隆給嬴風賜個新的姓氏,嬴風便可重獲新生,出任官職。可劉義隆心里清楚,嬴姓,對嬴風來說,可能比性命都重要。
劉義隆最終給的賞賜讓人瞠目結舌。
原本就已經大權在握,以寒門之身本再無處晉升的檀道濟居然又往上踏進了一步。
江州都督;江夏、西陽、新蔡、晉熙四郡諸軍事;征南大將軍;江州刺史;持節、常侍不變。
除此之外,檀家長子檀植被任命為黃門侍郎。二子檀粲封為司徒從事中郎。
曾經一個檀道濟就已經讓氏族門閥頭疼不已。如今不僅檀道濟依舊屹立不倒,連他的兒子們也立起來了。全都成了天子近臣
而嬴風,在向劉義隆討一艘花船被否決后,拿到了足夠他到任何一艘花船上任意揮霍的賞銀。除此之外,劉義隆又私下將羽林軍和暗衛的統領印信全都交給了嬴風。換句話說,劉義隆將自己的命門交給了嬴風。
秦淮河上再次迎來了它的鼎盛。滿城的繁華全都化成搔人耳朵的吳儂暖語,琴聲依依,曲聲幽幽。還有什么能比在花船上飲一壺佳釀,賞半月旖旎,醉一杯清風更讓青年才俊們滿心歡愉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