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河上依舊是王謝兩家造的那艘花船最是碩大無比,整夜燈火通明。可如今也有不少小船游蕩在那艘龐然大物的四周。有些是渡人上下大船的。有些則是在旁邊混生意做的。
就在整個建康城都像是被泡在酒壇子里了一樣時,檀道濟帶著自己的親兵悄無聲息地離開了建康。
畢生都以收復北地為抱負檀道濟無法對氏族和官員子弟的只知享樂視若無睹,又礙于官場糾葛不能彈劾任意一家,所以只能以巡視邊疆為由選擇躲了出去。
劉義隆自然是不會攔他的。如今檀道濟最得力的兩個嫡子都被留在了宮中任職。有這么強有力的質子在,劉義隆并不擔心檀道濟會別有居心。
檀道濟原本想直接回湖陸軍營,卻不知怎么,又轉道去了江洲。
檀道濟并沒告訴過旁人,他此前曾幾次走訪江洲,只因他有位至交好友隱居在此。
檀道濟趕到好友家時天色已晚,卻正趕上老友一身粗麻短衫,腳踏破舊的草履,拖著把滿是泥的鋤頭自外面回來。
“陶兄,您可是扛不動鋤頭了我記得四年前第一次來見您時,您還能扛著它健步如飛呢。”
陶淵明用干枯的手指向上頂了下帽檐,這才看清來人,“我道是誰。原來是檀老弟你啊。怎么,又來我這兒討茶喝”
陶淵明說著將鋤頭靠墻放了,摘下草帽,露出一頭銀發,愈顯蒼老的面容和衣衫襤褸且直不起腰身的后背。
檀道濟感慨道“陶兄,您如此大才,世上難得的賢者,明明該在朝堂上指點江山,您何必如此自苦如今并非亂世,何須您始終隱居在此”
陶淵明一臉不悅,“你又來當年新帝登基,你就來勸我,我都跟你說了,我離那些賢者的品性還遠著呢我既沒那么大的才能,也沒那么大的抱負。你啊,就別來浪費口舌了否則我現在就將你趕出門去,連口水也不給你喝”
檀道濟被陶淵明這老頭的倔脾氣弄得沒辦法,只好陪著笑臉道“好好好。我不提我不提。我來幫你把這屋舍的圍墻修上一修,好換陶兄的一杯菊花茶喝。”
陶淵明笑道“老叟雖窮,卻不吝嗇。你幫為兄修墻,自然能得一碗粟飯”
檀道濟為了不打擾陶淵明隱居的生活,特意讓親兵都在遠處等著。此時他笑道“一言為定。”隨后就挽起袖子,親自替陶淵明修起他那幾乎半塌了的圍墻。
而陶淵明則坐在院中的木墩上,似乎是在邊飲水邊休息片刻。隔了一會兒,陶淵明才突然其來地問道“謝晦死了”
正在往墻上抹泥巴的檀大將軍楞了一下,隨后有些悵然地嘆了口氣點點頭。
“嗨,我就說你無事怎么會想到來我這糟老頭子這兒。”陶淵明說著又倒了一杯水遞給檀道濟。網,網,大家記得收藏或牢記,報錯章求書找書和書友聊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