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兵少,卻不代表他們實力弱。
這萬人兵士每個人都經受過軍營嚴格的訓練,除了定期的考核,軍營每隔兩月還會進行一次軍事演練,為提高士兵的積極性、歸屬感和競爭意識,又輔以特殊的激勵機制,在這般訓練下培養出來的士兵,各個都是能以一當十的雄兵。
軍中的武吏,絕大部分都識文認字,懂得兵法,參加過武學的考試。
更別說還有張子房親手培養的神機營。
從軍官至士兵至武器營,單獨拿出來都是一支勁旅,組合起來乃是真正的精銳之師。
有這樣的雄師在,他們并不畏懼打仗,只是對于姜舒口中的五萬大軍,大伙都有些疑惑。
盧青思索著說道“假使步將軍可帶兵三萬,郇州出兵一萬,還有一萬兵士從何來”
姜舒食指輕叩桌沿,吐出兩字“雍州。”
商議定下出兵計劃后,姜舒先是給步驚云發布了任務指令,令其帶兵返回密陽,隨后又寫了封信,派人送往雍州。
信上的內容,便是向荀凌借兵。
其實,段英雄所率領的那支乞活軍,他可以靠發布游戲任務直接調用。
不過考慮到人家現在畢竟已投于荀凌門下,且自驅趕匈奴戴罪立功后,就已洗去叛軍身份,成為了正規的雍州軍,以免給荀凌造成什么誤會,還是麻煩些,走“借兵”的流程為好。
信送出后,暫時沒那么快有回應。
趁著這段時間,郇州各郡縣官府齊心協力,征調糧草,籌備軍需,以便步驚云率軍返回密陽后,可立即向南地出發。
二月中旬,姜舒收到荀凌回信,對方非但答應了借兵一事,還將這兵的數量從一萬提到了四萬,并承諾糧草自帶,無需郇州準備,屆時,兩軍可在沂州銜河郡會合。
無需姜舒負責糧草,這其實已算不上借兵,更偏向于是兩方的結盟,只是其中一方放棄了軍隊的指揮權。
原定的五萬大軍突然擴張成了八萬,姜舒不由有種奇妙的感覺,再想到步驚云所帶的那三萬兵士中大部分是青州軍,這便好似成了三州的聯盟軍。
他不由設想,要是他再向沂州的舅舅借個兩萬兵,湊個十萬整數,喊起來是不是就更有氣勢了
當然這也只是想想,以柳浪那“明哲保身”的性格,多半不會愿意趟這渾水。
在收到荀凌來信后不久,步驚云率領包括飛鷹隊在內的三萬大軍抵達密陽。
軍隊在城外扎營休整了一晚,翌日上午,四萬大軍正式向南地進發。
“郇州出兵了”裴新神情驚訝。
各州刺史中,姜殊是他最不抱希望的,畢竟沒什么交情,郇州又相距甚遠,沒想到到頭來此人反而是最先出兵的那個。
早知如此,他一開始便該向郇州求援,那說不定此刻的危機就已經解除了。
前來報信的士兵繼續道“另有消息稱,雍州亦準備出兵四萬。”
“可是荀容約親自帶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