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玩家攻破南城門開始,就代表著勝負已經定下。
匈奴失了主將,指揮已亂,在城門被破以及一萬大軍迎面而來的雙重壓力下,匈奴軍士氣全無,還未正式開打,便有數人棄甲曳兵而逃,待到戰斗結束,甚至有近千人都選擇了投降。
投降之人,荀凌留了他們一命,卸下他們的兵甲,將人關押在俘虜營,將來這些降兵多半被會拉去修城墻和建塢堡。
城池既已攻下,接下來需要的便是官員的安撫和建設。
然而此次大軍出征并未攜帶什么文官,因此在寧成讖的隊伍占領縣府后,步驚云便緊急在城中搜尋了當地的一些小士族,在其中挑選出合適的人才填進了縣府。
當然,這些人員安排也只是暫時的,軍隊接下來要打的仗還很多,無法留在此地駐守,便只能先這般應付一下。
“稟都尉,此戰傷亡總數一千二百四十人,其中輕傷者六百六十人,重傷者四百六十六人,陣亡一百一十四人。”
營地主帳中,聽聞手下匯報的傷亡數,荀凌著實有些驚訝。
盡管心中料到這一仗應當不會損失太多兵士,但考慮到他們面對的是素以驍勇善戰聞名的匈奴軍隊,荀凌還是做好了折損千名兵者的準備,誰知結果竟這般出乎意料。
陣亡一百一十四人,這對于一場攻城戰來說,絕對是令人震驚的數字
是因為那醫療隊嗎
不久前,荀凌剛去密陽醫者隊搭建的醫療營中探望過在此次戰斗中受傷的士兵。
營內的場面并不怎么好看,倒非環境不妥,醫療營用數個白色的帳篷連排搭建而成,每個帳篷內都設有多張床位,床位之間用白色的簾布分隔,潔凈清爽,對于軍營來說,這樣的醫治條件已經非常不錯了。
只是擁有床位的傷兵基本都是重傷,要么斷肢截腿,要么身上裹著層層紗布,但凡能發出點聲音的都在叫著疼痛,使得整個營地都充斥著令人揪心的哀嚎聲。
然而這恰恰說明他們都還活著。
荀凌對此感觸頗深,今日作戰時,他曾親眼看到自己身邊的一個親兵戰斗中途被幾個白衣醫者強行按倒在擔架上抬走。
彼時還覺得這些人有些妨礙戰事,后來才知曉,那個親兵早已受了刀傷而不自知,若再繼續戰斗下去,很可能會流血而死。
醫療營中這般被強行救回來的傷患不在少數,若放在從前,那些重傷者多半在戰場上就已陣亡,輕傷者若無及時救治也多半會轉向重傷,最后還是難逃一死。
這么一想,此次陣亡人數如此之少,還多虧了這密陽派來的醫者隊伍。
或許等此戰結束,他也該征集些醫者,組建一個燕嶠軍的醫者隊。
想到這,荀凌不禁失笑,也不知姜三郎那腦子里整日都在琢磨些什么,怎總能在這些細枝末節處帶給他出乎預料的體驗與驚喜。
雖然第一戰損失的兵力不多,然而受傷的士兵需要時間治愈,同樣無法繼續出征戰斗,荀凌便將這些傷兵都留在了盛縣,由輕傷者照顧重傷者,順便負責把守城門。
此次收復失地之戰,其計謀之重就在于速戰速決,不可給敵人傳播消息的時間,否則一旦城內間諜之事傳出,就會給后續的攻城戰帶來莫大的麻煩。
攻盛縣時,荀凌已派人在要道截堵了匈奴派往其他縣城的信使,但難保不會有漏網之魚,因此接下來的戰斗必須要快速。
收回盛縣后,大軍只在城外休息了一夜,翌日辰時便又出發奔向下一個戰場,寧襄縣。
奪回寧襄縣還是同樣的計策,玩家內應同前郇州郡兵聯合攻下了另一側的城門,使得飛鷹隊成功沖進城內,奪得城門控制權,放大軍入內。
寧襄縣守軍一千五百余人,攻打起來比盛縣更為容易,不到半日便結束了這場攻城戰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