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藏贊于見他獨領拒遼大功,哪里還肯聽,就令大軍全數追擊,先殺了一陣,而后卻在避水丘遭到遼兵埋伏,一番慘烈廝殺后,麾下二十萬將士損傷大半,狼狽而逃。沒藏贊于自己也因氣悶郁結,沒幾天就病死在回成都的路途中了。
前有退遼之功,后有兵敗遠見,那小將經此一戰,威震西遼。皇帝立即封他為鎮西大將,小將卻堅持不受,并上策言道此追擊戰失敗,我軍再無收復故土可能,敗軍之將焉敢求榮然遼國虎視眈眈,西境不可無守,臣愿以戴罪之身,興敦煌之城,以玉門為界,阻遼國之兵,只臣此一生之內,絕不讓遼兵再犯我境,若有食言,臣愿提頭來見望圣上準允明察。
皇帝見小將如此堅決,也不再勉強,特封其為敦煌城城主,撥國庫府銀大興敦煌。此后二十余年,小將便一直守在敦煌,不聽宣不聽調,只做兩件事,那便是興敦煌、拒西遼。
這小將自然就是魯云了。白小碧聽罷沒藏的講訴,對魯云不禁產生了一絲敬佩,他在沒有任何背景、沒有任何人的幫助下,僅靠自己的才華和努力,從一介小兵坐到城主的位置,確實不簡單。可欽佩歸欽佩,他既這般厲害,那西出玉門卻也不是難上加難
白小碧暫時壓下心頭顧慮,又問及沒藏這些天所作所為,沒藏一一說明。
年前,她在魯云的陪同下游覽了月牙泉、千佛洞,年后基本上是在城內玩耍,與民同樂。再之后她算著時間便借口出城,在此地等候白小碧上線。
白小碧聽罷,問道“他就沒提及我的事”
沒藏搖了搖頭,道“我也覺得奇怪,按理說他應該得到消息了呀,可他愣是忍著沒問半句,甚至都沒問我如何來此,只是一味地好招待,搞得我自己都有點頭暈。”
白小碧想了想,實在不明白這是什么套路。本來她心情很放松,以為出關很簡單,最多費些周折,可聽了沒藏講魯云的故事之后,難免對這等棘手人物心生警戒,這最后一關臨門一腳了,難不成還得流血廝殺
沒藏看白小碧愁眉緊鎖,笑道“白姐姐只有一天時間思考打算,卻不想小雪有半個月來揣度謀劃”
白小碧聞之大喜,問道“你有計策”
“山人自有妙計,不可說,不可說。”沒藏嘻嘻一笑,搖頭晃腦跟個小書童一般故作神秘,卻遭來白小碧的一通撓癢,樂的兩人就在枯樹林里打鬧了起來。
一番鬧騰后,天色漸亮,沒藏未說明計劃,直接實行。她回去帳篷將預先準備好的侍衛衣物偷偷取來,讓白小碧換上并先行進城,她隨后帶人回到城主府,與魯云說明她想去玉門關外游玩的心思,魯云勸她邊境之地,不可涉險,但她耍起小孩性子定要去瞧一瞧,魯云無法,只得立了條件,要與她一同前往。沒藏知其必不可能讓她獨自出關,因此只能答應。
午時,春陽高照,用罷午飯的沒藏在隨行隊伍的前呼后擁之下出了敦煌西門,徑往玉門關去。路途中,遇得一片枯林,沒藏假裝肚子疼,讓一個侍女陪她去林中如廁,待走到林外視野不及處,她突然飛出申飛鋸,殺死侍女,而后招呼白小碧現身。白小碧見她濫殺無辜,這才明白她不予全盤告知的原因,因此甚是不快,但考慮西出大計,只得換上侍女衣物同行,只是一路上少言寡語,再沒給好臉色。
一路無話,隊伍徑出玉門關,但見遠方一片荒土,只隔著幾里有一兩座土臺,以傳遞軍情,再無其它風景。一炷香后,魯云請沒藏回城,沒藏卻道“繁華都城是景,好山好水是景,千佛壁畫是景,然魯大人卻不知荒涼邊關亦是景,只不過這景是悲景、壯景,侵染著我大夏將士的鮮血景,此景我豈能一覽而回”
魯云微微一愣,而后神色嚴肅,鄭重地抱拳道“小姐能有這番體悟,實我大夏之幸,大夏有小姐這般未來主人,亦是我大夏將士之福,末將愿為護衛,護送小姐繼續出游”
“既如此,謝過將軍了。”沒藏微微頷首,又道“不過此景凄冷,人多倒顯不敬,不如就帶幾個侍女去吧,如何”
“該當如此。”魯云說罷,即命隨行侍衛原地待命,而后與沒藏騎馬緩緩而行,隨行侍女皆小步快移,個個累得滿頭大汗卻不敢私下抱怨。
半個時辰后,游玩隊伍已行至最后一座烽火臺,魯云揚起馬鞭,遙指風沙盡處,道“再往西十里,便有遼人城鎮了,我等便在此處停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