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不知怎的,玄武軍愈戰愈勇,安軍節節敗退,大勝就在眼前,李菡瑤卻隱隱不安。她將這不安歸結于王壑的失聯,若是王壑有消息,她肯定就安定了。
她無法安定,一邊看一邊想,想要得一妙計,盡快結束這戰斗,然而她仿佛智窮了,竟想不出一條妙計。這種大戰,必得事先運籌帷幄,而后才能決勝千里,臨機應變始終跟碰運氣一般,不是每次都能遇上的。
現在,她對著王壑排布好的棋盤,不知如何拾遺補缺,只能眼睜睜地看著對手出招。
安皇
安皇子
他們有什么后招呢
難道就這樣敗了
李菡瑤不相信。
一個時辰后,暮色昏暗,玄武關城頭上又吹響了號角,安軍再次撤退,逃回了玄武關。
李菡瑤狐疑萬分
天晚了,收兵了嗎
她盯著鏡頭內的玄武關大門,就見安軍退進去后,大門并未急忙關上,跟著從門內涌出另一股人馬。與之前的隊伍比,精神氣象都截然不同軍服干凈、整齊,將士們精神抖擻,最前方豎一桿大旗,上面繡著一只黑虎,一員異族將領在眾軍簇擁下沖了出來。年紀約二十來歲,身形極魁偉、壯實,令李菡瑤想起崔華,不過崔華要矮些;四方臉,一頭的小辮子垂在肩膀,雙目銳利如鷹眼。
李菡瑤失聲叫道“援軍”
秦鵬的援軍到了
領軍的將領叫哈喇巴兒思,本鎮守在安國西部,被安皇一道圣旨調來烏蘭克通,還帶來了二十萬人馬。
安皇得了這支人馬,急忙增援兒子留十萬人駐守烏蘭克通,其余全部拉到玄武關,命哈喇巴兒思將軍為前鋒,率五萬人先行,安皇鑾駕隨后就到。
哈喇巴兒思早到了玄武關外,卻停駐在關外十里處調養歇息,又命人悄悄傳信給秦鵬,兩人約好等兩軍戰得筋疲力盡時,他再入關,用五萬生力軍將疲累的安軍換回去,趁著叛軍人困馬乏時,一戰定乾坤。
安皇率十萬人在后接應。
這一站,他們贏定了
李菡瑤心沉入谷底,又很難受
玄武軍也應該有援軍的。
沒有援軍來,因為內亂
大靖西疆、南疆、京城,都囤有精兵,廢帝在位時不肯增援,反設計殺功臣;廢帝死后,潘子豪投靠安國,將玄武關拱手送與安國,又燒毀糧草,致使玄武軍后力不繼,雖有李菡瑤支援糧草,還是傷了底氣。
國之將亡,外敵入侵只是表象,根本原因則是內耗;對此,杜牧在阿房宮賦中有精辟總結滅六國者,六國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無力回天了嗎
李菡瑤不肯相信。
小丁等人被戰場逆轉的情勢所影響,熱血上涌,也要上戰場去殺敵,李菡瑤斷然拒絕。
她以前所未有的嚴厲神情道“不許去上陣殺敵不是你們的任務;你們的任務已經完成了我來時答應姑娘,要將你們一個不少地帶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