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格爾也不知道這個水準算如何,他想了想,從手鐲里拿出兩本煉金手札。
一本是來自普羅米的煉金手札,一本則是米多拉的煉金手札。
安格爾翻開他們的手札,找到他們學習納爾達之眼的一些記錄。普羅米的第一次鑒定,只鑒定了17件凡物,戲法模型便崩潰了;米多拉則鑒定了50件凡物,以及7件不入階煉金作品,甚至還有1件入階煉金作品。
從數據上來看,安格爾超過了普羅米,但遠遠的遜于米多拉。
米多拉也是第一次構建成功納爾達之眼的戲法模型,就能做到如此強大的地步安格爾在心內感慨,不愧是機械城的鎮場煉金大師,從一開始展露的鋒芒,就和普通煉金術士相差了十萬八千里。
不過,這個鑒定數量只是一個橫向的對比,真正的縱深對比,安格爾還不一定能勝過普羅米。
因為他沒記錯的話,普羅米已經將納爾達之眼列為了巫術位上的戲法。到時候在鑒定的時候,只要有魔力,服務器就會一直運轉下去,永遠不會消散。
接下來的日子,安格爾完全沉浸在了納爾達之眼的鑒定中。
他的生活路線很單一,要么鑒定,要么冥想,要么就加深知識底蘊。這樣三點一線的生活,雖然看上去很枯燥,但他每天的收獲都是以道里計,實實在在能看到自身的成長,所以安格爾自己倒是覺得很充實。
在這段時間內,安格爾不僅實驗完所有的27組排列,也找到了最適合他思維空間的排列方式。這讓他在構建戲法模型時,最舒服,速度也最快。
目前,他構建一個戲法模型的時間,被壓縮到了一分半鐘。雖然還是很慢,但靠著萬象軸的幫忙,在構建戲法模型的時候他從沒有出過謬誤,可以達到100的構建成功率。若是換其他煉金術士,估計光是構建這龐大且復雜的戲法模型,失敗率就會超過五成以上。
雖然構建戲法模型的成功率達到了100,但鑒定物品時依舊有極大的容錯率。
經過這幾天的實驗,安格爾已經知道,一件物品的鑒定結果,只要其中有安格爾認識的不全面的材料、或者干脆不認識的材料、以及不了解的煉金反應,最后出來的結果都有可能如鑒定輪回序曲時一樣,出現多組數據。
出現多組數據的時候,就需要安格爾自己領悟,然后去提取各組數據之中,有明顯重合度的關鍵內容,來進行真假判斷。
安格爾現在算是真正認識納爾達之眼了,在某種程度上,納爾達之眼不僅考驗知識底蘊,還考驗悟性與決斷力。
也難怪納爾達之眼是煉金術士永遠丟不下的戲法,將會陪伴煉金術士的一生。
因為它不僅僅是一道戲法,同時也是一個對自我認知的檢查標準。
它在鑒定他物的時候,也在鑒定著自我。
流火之月中旬。
墻上的壁鐘,時針指在上午十點。
天色大好,無云無雨。陽光穿過樹葉照進安格爾的臥室,在書桌前灑下一張張斑駁的鎏金碎片。
安格爾坐在書桌前,一邊懶洋洋的曬在陽光,一邊滿足的喝了一口牛奶。牛奶是古德管家送過來的,對于正餐安格爾沒有要求,但甜點與牛奶,古德管家幾乎每日必送。
伴隨著嘴里有些澀澀的奶味,安格爾好心情的從手鐲里取出一個菱形晶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