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成武自然不甘落于人后,因此更希望能盡快在江西取得顯著進展,最好是能以不動用刀兵的和平方式,拿下一兩個州府,這樣才能彰顯出他的能力。
陶弘方聽完石成武的話,這才明白他為何要急于推進此事。
陶弘方思忖片刻,對石成武問道:“即是如此,那你需要我提供什么助力?”
石成武等的就是他這句話,當即應道:“在此期間我可能需要安排你的下屬去完成一些任務,甚至是臨時調用人手,希望你能提供方便,免去那些繁文縟節的程序。”
陶弘方點點頭道:“這個沒問題,但你要把人調走也通知我一聲,免得我要辦事的時候找不著人了。”
陶弘方其實已經猜到石成武要調用的人,秦簡能在短短兩三天內就搜集到石成武所需的情報,這么好用的人手,石成武的確沒有理由放過。
盡管有諸多外部條件尚不成熟,但兩名年輕官員還是決定要快速推進實施后續手段。他們知道自己背后有執委會的支持,所以也不用顧慮萬一計劃失敗的影響。
對于海漢最終選擇了九江知府盧從善作為目標,岳仕宗其實也有些意外。他本以為海漢會毫不猶豫地將自己的座師,江西左布政使趙明宇當做首選目標,畢竟趙明宇位高權重,一旦得手甚至就能撬動整個江西官場。
但海漢顯然是有別的打算,或者是更為實際的目標。畢竟布政使這種二品大員,可不是那么容易策反的對象。而知府這個級別的官員,倒是真有不少投靠海漢的先例,明顯更加容易操作。
岳仕宗雖與九江知府盧從善在翰林院有過同窗之誼,但私人關系卻說不上有多密切,將其列入人脈名單交給海漢,其實也只是想多寫一些人上去,來證明自己的利用價值,以此向海漢換取更好的待遇而已。
但既然現在海漢選了盧從善下手,而且要求他通過書信盡快與對方取得聯系,并且試探對方的政治立場,他也只能硬著頭皮上了。
岳仕宗仔細回想多年前在翰林院進修的日子,與盧從善曾經打過的那些交道,一邊謀劃要如何與對方攀交情,一邊回憶盧從善的行事風格。
思來想去,岳仕宗覺得自己與對方的私交關系還是太淺薄,最終還是找了個公事的理由,稱使館近期正在統計各地與海漢之間的貿易往來,需九江府提供相關的資料。
岳仕宗并不知道南京方面也正在調查九江的貿易情況,但他對于長江流域州府的航運貿易也略有所聞,這思路是與石成武不謀而合了。
當然這些信息比較敏感,就算岳仕宗打著公事的名義,盧從善也未必會合作。但岳仕宗的打算是不管對方態度如何,首先建立起公文往來,之后才好跟對方攀附關系,談及其他的話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