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南京方面要求盡快打通九江府的渠道,因而岳仕宗在杭州所寫的這封信,并未像其他外交郵件那樣經由大明自家的驛傳系統送出,而是由曲勝峰接手后,動用海漢官方的特殊手段代為傳送。
如果由大明使館自行發送,這封信走京杭運河先到鎮江,航程六七百里,路上停停走走差不多就得六七天了。再經長江航運轉送到九江府,至少也是十幾天以后的事了。
而這封特殊信件裝入安全部的專用郵政袋,又加蓋了軍方的三級加急印章后,所使用的運輸手段就完全不一樣了。
這個郵件先由快馬送至杭州城東的京杭運河起點處,衛戍部隊下屬的軍用碼頭,用時僅一炷香左右。
這處碼頭上常年有兩艘蒸汽快船待命,專為執行緊急任務而備。不過一般都是用來運送物資或人員,現在倒是很少有用于送信的時候。
畢竟海漢治下各大城市,以及各個軍事基地,幾乎都已部署了電臺,用以傳送緊急信息,而紙質郵件往往對時效性的要求沒那么高,就很少再動用這種成本頗高的運輸方式了。
但郵政袋上的印章表明這是緊急軍情,又是從安全部這個特殊衙門發出的郵件,碼頭上負責的軍官也不敢怠慢,簽收后馬上安排了一艘船出發前往南京——那里將是郵件下一站的轉發地。
這種內河蒸汽船不僅航速快于普通帆船,因其執行的任務往往都是加急性質,途中也享有優先通航權限,在狹窄河段和船閘處都無需排隊等候,這樣可節約下大量的時間。
僅用時不到兩天,這艘加足馬力全速前進的蒸汽船便已從鎮江的運河口駛入長江。第三天一早,就已經到了南京的燕子磯碼頭,速度要比普通船只快了足足一倍有余。
而此時在岸上巡視碼頭運作狀況的秦簡并不知道,這艘急匆匆入港的軍船上運的東西會與自己所執行的任務有關。但他從桅桿上懸掛的信號旗,認出這是海漢軍中的蒸汽快船,這船平時一兩個月都未必能見著一次,也算是個稀罕物了。
這種隸屬軍方的快船,在燕子磯碼頭停靠時并不會占用民用泊位,而是直接駛入軍用碼頭停靠。
但今天這艘船靠岸之后,卻沒有像往常那樣卸下郵件和物資,也沒人在碼頭下船,僅僅只是快速補充了一些燃煤、淡水和食物后,便匆匆解纜升帆離開碼頭,向著長江上游繼續駛去。
秦簡雖然覺得有些奇怪,但也沒有放在心上。燕子磯碼頭的軍用區域由海漢軍直接管理,并非他所負責,自然也不能去打聽其中秘密。這艘船雖是往上游行駛,但也可能是要去停靠秦淮河的碼頭,秦簡倒是沒想這艘船會直接朝著大明控制區去了。
如今去往長江中上游大明控制區的海漢船只其實不少,也不乏去到江西境內的。按照兩國之前的協定,雙方都默許民間往來,這些進入大明控制區的海漢船只也基本都是民船,像這種軍用艦船直沖九江的情況實屬罕見。
不過自南京失陷后,大明在上游江段的水師巡防已形同虛設,就算看到了這艘航速奇快的海漢帆船有些古怪,也不會特地追過來查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