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起來岳仕宗在杭州的影響力,似乎是遠遠超出了他的外交官身份。
至于岳仕宗如何贏得了這樣待遇,是不是與海漢有著某種程度的秘密勾連,盧從善并不是特別在意。畢竟他自己也在參與跨國貿易活動,說起來底子也不是那么干凈。
盧從善真正看重的,是岳仕宗竟然有能力讓海漢軍幫這種忙,假如今后自己的航運生意在海漢境內出了什么問題,是不是也能通過岳仕宗的關系加以解決?
還有那些九江商船目前尚不便去到的區域,岳仕宗或許也會有辦法打通關節,提供一些特殊的方便。
這個判斷讓盧從善興奮不已,如果岳仕宗真能提供這樣的助力,那么由此所能創造出的收益,顯然會遠遠大于盧從善將要送給岳仕宗個人的好處。
即便這種設想行不通,能與岳仕宗建立起穩定的聯系,也不失為一種收獲。畢竟岳仕宗常年都在海漢京城,能夠時常接觸到海漢高層,只消每年給九江府這邊來上一兩次“仙人指路”,就能從貿易活動中賺取大量收益了。
盧從善越想越覺得有道理,當即讓人準備筆墨紙硯,開始給岳仕宗寫回信。
他在回信中并未詳細提及岳仕宗所要求的貿易信息,倒是仔細回憶了兩人早年間在翰林院的同窗歲月。
雖然當時并沒有建立起多深的交情,但在盧從善的筆下,兩人卻成了無話不談的摯交好友。
攀過交情后,盧從善便表示九江杭州相隔雖遠,但不應成為兩人中斷聯系的原因,今后應多多聯絡才是。
末了盧從善提到會隨信奉上江西特產若干,請岳仕宗笑納。
盧從善放下毛筆,對下屬吩咐道:“你去廬發行,挑揀些好東西制備一份禮單,再從柜上支三千元海漢紙鈔,連同這封信,一并給送回杭州的使館。”
盧從善想了想又補充道:“如果海漢人那艘船準許搭乘,那你就跟著一起走一趟,去杭州拜訪一下使館的岳大人。”
廬發行就是盧從善名下用來從事跨國貿易的商行,庫房里有不少江西特產,要挑揀一些好東西倒也不難。
不過海漢來的這艘船只收下了信件和禮品,而想要隨行的人員則是被婉拒了。這種軍用船只,按規定不會隨意搭乘外國人員,更何況出發前所接到的命令,也并沒有從九江帶人回杭州這一條。
清點完九江府衙送來的物品,給了簽收條之后,這艘船便駛離了九江港口,全速駛往下游。</p>